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網際網路企業遇“收費即死”生存困境 免費不可持續

2013-04-25 09:22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插畫:人民圖片

  一方面是網民尚未養成的付費習慣,一方面是網際網路企業盈利的壓力,網際網路收費還是不收費,成為近期熱議話題

  開放和分享,被很多人認為是網際網路發展的原動力,也是“網際網路精神”的核心,在其基礎之上的網際網路經濟也被認為是“免費”的繁榮。但最近一段時間,免費的網際網路正面臨著嚴峻的考驗。

  4月23日,工信部新聞發言人張峰表示,鼓勵和支援包括微信在內的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創新發展。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等新業務是否收費由市場決定,政府不會干預。

  近來,從微信收費帶來的運營商之爭,到下載音樂收費引發的口水戰;從付費閱讀引起的消費者抗議,到剛剛施行的《網路發票管理辦法》引發的關於電商徵稅的討論,網際網路收費的話題既是網路空間討論的熱點,也成為現實生活中普遍關注的話題。

  “收費即死”——

  網際網路企業生存困境

  “微信絕對不會向用戶收費!”

  4月11日下午,微信團隊向用戶發佈了一則官方聲明,從去年末開始發酵的“微信收費”傳言似乎塵埃落定。對此,工信部也表示,微信是否收費由經營者決定,對微信不收費“表示支援和歡迎”。

  微信能扛住運營商的壓力,堅持不收費,背後是龐大的用戶支援。從2011年1月推出以來,微信在短短時間內就擁有了多達3億的用戶群,他們的聲音和需求在這場爭論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

  “我不認為網路會直接向用戶收費,尤其是現在網民的忠誠度並不高。以微信為例,現在網路上有很多類似微信的替代品,比如米聊,如果微信要收費的話,肯定會有用戶流失。”北京大學資訊科學技術學院研究生曲直説。

  “網際網路應該是免費的觀點在網民中佔主流。”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郭玉錦説,“是否收費,實際上是對網路資訊方式的認識問題。網際網路的價值在於互聯、共用和互動。除了涉及著作權的網路作品外,網站免費供人們登錄發表言論、瀏覽資訊和提供諸種服務,如果有一天要收費,這個網站可能會運營艱難了。”

  事實上,網際網路並不是一個完全免費的空間。在國外和港澳臺地區,無論是電子訂閱還是下載服務,無論是應用安裝還是線上支付,都有各自的付費規則和付費項目,並沒有出現“收費即死”的現象。比如在香港,微信並不是免費的。當地運營商已與騰訊公司達成合作,微信用戶每月支付8港幣,即可不限流量享受微信的各類服務。

  在我國內地,網民幾乎完全免費使用著網際網路的一切資源,不僅有電子郵箱、網路硬碟、即時通訊等免費服務,甚至相當大的一部分音樂、影視、文學作品也是免費下載,這在很多地方都是難以想像的。在免費的背後,是服務良莠不齊、資訊真假莫辨,作品任意使用、互相抄襲,版權得不到應有的保護。提供者無法直接從用戶那裏獲得收益,或是喪失了創作熱情,或是轉而以廣告商的趣味為指向,都會降低網際網路産業的品質。

  “世界上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傑説,“贏利是企業的主要目標,免費只是一種業務模式,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表面都是免費的,但實質上在免費的後面,一定有它的業務支撐,比如以廣告所得來支撐對用戶的免費。網際網路公司剛開始為了吸引用戶,免費讓用戶使用,但一旦佔領市場後,企業就會謀取利潤。”

  “免費午餐”——

  不可持續的網路狂歡

  網際網路免費的底氣來自於IT産業的快速更新換代。

  基於著名的摩爾定律,每一元錢所能買到的電腦設備,其性能每隔18個月將提高兩倍以上。摩爾定律還有兩個衍生規律,每隔一年,同等價格的存儲的容量能擴大一倍;每隔九個月,頻寬(光纖傳輸速度)能提高一倍。IT網際網路和電信産業本質上都是基於這三大基礎(處理器、存儲和頻寬),這三大成本降低,使得整個行業的價格一直下降。

  “網際網路産品和服務作為資訊産品,其較高的固定成本用於生産,而每增加一個産品所需的邊際成本則非常低,甚至接近於零。因此,越來越多的網際網路産品和服務將提供免費服務,應是大勢所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周榮庭説。

  但IT成本的下降並不意味著一個免費的網際網路。“對於網際網路企業來説,發展的原始成本和維護經費依然是一個不小的數目。網路企業的日常運營維護和技術開發創新需要大量的財力和人力,開發成本、維護成本、員工工資都意味著巨大的成本。目前網路企業回本盈利主要通過積累足夠多的用戶,帶動廣告收入,所以免費的業務都是要有依託的。”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曾劍秋説。

  “拿什麼來支撐免費,是關鍵問題。”劉傑説,“比如説廣告,上海地區新媒體上投放的廣告,已經超過了平面媒體,但是廣告的總量仍然無法和國際水準相比。廣告市場不夠發達,難以支撐一個網際網路企業的‘全免費’,現在很多企業既無盈利模式,又在提供免費服務,這是一種畸形的發展道路。”

  從商業邏輯來看,低價的商品一般無法便利,便利的商品一般無法低價,因為它需要快速物流和倉儲成本的支撐。能夠相容低價和便利是非常難的。而中國很多的網際網路企業和産品,並沒有非常清晰的盈利模式,卻在不斷發展壯大,這背後是資本市場的運作,很多人的目標是爭取公司上市,隨後套現轉移到其他行業。

  “公司還是要回歸商業的本質,不盈利的商業模式,終究是不可持續的。”劉傑説,“中國的網民應該樹立一個理念:一分價錢一分貨。如果沒有財力支撐,良好的服務是不可持續的。”

  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説:“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已經過了免費大餐的初級階段, 10年前可以免費,今天已經不可能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探索在廣告收入之外其他的付費服務模式,尋找網際網路企業新的盈利模式。

  “免費+增值服務”——

  網際網路盈利模式探索

  “我們正努力開發下一版本的新功能,希望可以讓微信更好用,也更好玩。”微信産品團隊在“安民告示”中説,但這些更好玩功能是否要付費依然是個問題。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剛剛結束的博鰲論壇上表示:“微信的基礎服務不收費,但我們會在增值服務上尋求共贏的商業模式。外界傳説的5分一條資訊,一角一條語音都不足為信。”

  網際網路傳統的收費模式有三種,分別是內置廣告、直接收費和應用內購買。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各種差異化服務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軟體和服務開始探索新的收費模式。

  “基礎服務免費,方便絕大多數用戶,同時推出增值服務,滿足少量用戶的特殊需求,已經成為包括迅雷、新浪、網易等推出網際網路服務類産品的經營之道。區分基礎服務和增值服務,按需支付費用,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産品在免費基礎服務的前提下推出了有償服務。只有方便用戶、有利於社會的科技産品,才會有市場,最終也會摸索出一套盈利模式來。”周榮庭説。

  “免費+增值服務”模式這些年來一直悄悄進行著。Skype可以提供基本的網際網路通話服務,而網際網路之外的網路通話則是需要付費的;QQ向普通用戶提供基礎聊天服務,向付費用戶提供雲端保存聊天記錄等增值服務;迅雷在提供基礎的下載服務之外,也為VIP用戶提供離線下載、種子點播等增值服務。

  “未來網際網路的應用會集中在兩個方向,一個方向是定向的網際網路服務,用戶可以享受個性化的、定制化的、專業化的線上服務,這些服務有著收費的趨向。另一個方向是自媒體的應用,用戶利用各種各樣的平臺發佈自己的數字內容或者服務,這些服務基本會朝著繼續免費的方向發展。不過,這兩個方向都會構建出極為複雜的商業生態系統,在其中的價值鏈、價值網的節點上,都存在著增值的可能性,這中間的收益將讓所有參與服務的成員得以分享。”周榮庭分析。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