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2011年8月16日第一只小米手機亮相,在大陸掀起一波“小米熱潮”,而這波熱潮也攻進臺灣。小米手機主打高規格,外型與iPhone相似,價錢卻便宜一半,遠傳電信于9日開放預購,首批小米機已銷售一空。
有“大陸版iPhone”之稱的小米機,在大陸狂銷近720萬臺,主打高規格,低價位,裸機9500元(新臺幣,下同)不到,將于4月底登臺販售。
小米機也被稱為“iPhone山寨機”,手機正面屏幕左上角,清楚寫著M1的標志,極窄邊框設計,與iPhone相似度高達90%,小米機採用驍龍S3 1.5GHz處理器,支援32GB MicroSD記憶卡,採用夏普4寸16:9螢幕,搭載800萬像素以及F2.4大光圈數碼防震鏡頭,散熱方面,採用石墨散熱膜,強化散熱效能,屏幕上還加了反射膜,盡管在烈日下,也有不錯的可視度。
但通訊行業者表示,一些大陸品牌如鴻�、華為、ELIYA,在臺灣市佔率不到兩成,臺灣民眾對于這波“米粉旋風”,大多保持觀望態度。
現今高單價的智慧型手機,不斷充佔市場,這波“俗擱大碗”的“米粉風”,能不能成功吸引臺灣民眾,甚至威脅偏愛蘋果品牌的“果粉族”,大家拭目以待。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