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傳三大運營商與微信談判 或將就OTT業務攤牌

2013-03-14 10:56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OTT 是英文OVER THE TOP的縮寫,來源于體育運動中的“過頂傳球”,在IT界,指的是互聯網公司越過運營商,在廣電、通訊等領域,發展各種視頻、語音及數據服務的現象。

  OTT業務多基于開放互聯網的基礎,方便免費,頗受青睞;但由于佔用傳統運營商的數據渠道和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業務,兩大陣營矛盾不可避免。以騰訊微信為例,從2011年1月推出以來,用戶數量已突破3億,增長迅猛;而去年運營商短信等傳統業務增速明顯放緩。市場傳言,三大運營商已與騰訊就微信OTT業務談判,未來或將進行監管收費。消息傳出,有人驚呼運營商“終于動手了”。在媒體人陽淼看來,如果成為現實,最後買單的可能還是消費者。

  陽淼:當年3G網絡建立起來沒人用,互聯網公司推出各種應用在3G上跑,現在路跑出來了,能收過路費了。現在你突然說(收費),甚至對其中一個大車隊多收費,這合理嗎?就是卸磨殺驢。砍掉OTT業務模式,是傷害消費者。就像十五年前砍掉IP電話一樣,讓國人多花了五年長途電話費。

  但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李易卻認為:建立數據通道,就像修高速路;建設和維護都需要成本,運營商的要求天經地義,這在國際上已有先例。

  李易:天經地義。歐盟一些電信運營商如西班牙電信、法國電信前一段和谷歌談判,谷歌收購了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youtube,很多用戶在高峰時收看youtube,給基站造成了嚴重阻滯。運營商給谷歌兩個條件:要不就是高峰時段限制你的流量;要麼就是你為這個流暢的體驗買單。美國的AT&T也在和網絡運營公司談判。 

  由于運營商掌握數據通道,通常互聯網內容提供商在談判中會比較被動。但眼下微信用戶數龐大,扼殺叫停已經很難,這為騰訊提供了博弈籌碼。陽淼認為,三大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和掣肘,也會為談判帶來空間。

  陽淼:三大運營商態度不完全一致,中移動寬帶沒起來,自己還需要(微信)這種業務來支持。談起來的話,這三家先要自己去協調,協調不好的話,要麼就各個擊破,利用市場的“空隙”。騰訊又是大客戶,帶寬都“砍掉”,哪家公司能承受這個損失?難說。

  騰訊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今年曾表達兩個觀點:寬帶等互聯網基礎建設應由國家承建,不應交給運營商;運營商和OTT服務商未來要走向合作。李易認為,對OTT提供商來說,當下是個談判的好時機。

  李易:馬化騰旗幟鮮明地打出來“為民請願”。消費者層面佔有天時地利。另外,工信部在積極推進民營資本進入基礎電信領域,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把這個事擺到桌面上來談,對于馬化騰來說,反而是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時候。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