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新年伊始,以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和亞美尼亞為四大成員國的歐亞經濟聯盟正式啟動,吉爾吉斯斯坦已簽署有關加入歐亞經濟聯盟的條約,將於今年5月正式成為聯盟成員國。
按照計劃,歐亞經濟聯盟的經濟一體化,首先於2016年建立統一的藥品市場,到2019年之前建立共同的電力市場,2025年之前建立統一的石油、天然氣和石油産品市場。統一市場將覆蓋1.7億人口。到2025年歐亞經濟聯盟要實現聯盟內部商品、服務、資本和勞動力的自由流動,以及推行協調一致的經濟政策。
目前,歐亞經濟聯盟共同市場的國內生産總值總和超過4.5萬億美元,歐亞聯盟成員國的貿易額在過去三年內增長了50%,達到約660億美元。
聯盟的成立可謂機遇與挑戰並存。從機遇方面看,參與方在歷史上有較為緊密的經濟聯繫,歐亞經濟聯盟的建立可以説是將歷史上割裂的經濟關係重新修復提升,這種歷史淵源便於各方充分進行分工合作;在目標推進方面,有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三國關稅同盟為基礎,加上聯盟的計劃較為清晰,循序漸進,比較容易達成。目前聯盟成員國數量不多,在規則制定、政策協調方面將更為簡單。
從挑戰方面看,歐亞經濟聯盟的成立時機並不太好。由於石油價格暴跌和西方制裁,聯盟中處於主導地位的俄羅斯正面臨經濟困境,暫時難以起到帶動其他成員國發展的經濟引擎作用,相反可能首先需要借力於其他成員國,為其擺脫經濟困境創造條件。但從長期看,如果能渡過困難時期,歐亞經濟聯盟將使成員國真正受益,在成員國間建立更加成熟和優化的經濟結構,把經濟發展水準推向一個新高度。
歐亞經濟聯盟是一個開放性的地區經濟組織,今年還有可能吸納塔吉克和烏茲別克作為成員國。俄羅斯議會議員、國際事務委員會委員伊戈爾·莫羅佐夫曾經表示,對歐亞經濟聯盟感興趣的國家約有28個。
不過,為了使聯盟的擴展空間從潛在變為現實,歐亞經濟聯盟的現有成員國無疑需要努力開個好頭,從而形成示範效應,使歐亞經濟聯盟能夠健康發展,吸引更多歐亞國家加入。
俄羅斯、哈薩克都是高度能源型經濟,白俄羅斯經濟也高度依賴外部需求,因此在外部條件不利的情況下,經濟容易受到衝擊。這些國家都努力進行經濟轉型,以擺脫單一經濟結構,並積極吸引外資展開對外合作,以保持經濟發展。歐亞經濟聯盟的成立將使這幾個國家的經濟聯繫更為緊密,共同應對目前面臨的困境。
儘管目前僅有為數不多的成員國,但是歐盟已經將歐亞經濟聯盟視為挑戰,而美國人也將其視為一個需要聯合歐盟和亞洲合作夥伴來抗衡的對象。可以想像,只有歐亞經濟聯盟國家夯實合作基礎和經濟基礎,未來才能有提升空間,成為真正能與歐美等抗衡的經濟合作組織。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