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礦多、品位低、風險高、競爭力不足
中國企業境外鐵礦項目投資隱憂
中國礦業聯合會國際與地礦金融項目部副主任 常興國
隨著全球鐵礦石供需形勢的逆轉,鐵礦石價格近期持續下跌,一度看多鐵礦石價格的投行也紛紛轉變觀點,市場幾乎走到了一致看跌的地步。然而就在2014年5月,寶鋼宣佈與合作夥伴以14億澳元收購澳大利亞礦商阿奎拉,成為低迷的市場環境下的亮點。這個時點的收購是把握機會窗口,還是把自己暴露于巨大的風險下?以往的境外鐵礦項目已進展到何種狀態?有必要對中國企業在境外的鐵礦投資項目基本情況和進展進行梳理及分類,同時分析這些項目在全球鐵礦石供應格局中的競爭力,以期理清歷史與現實,啟迪未來。
中國境外鐵礦項目主要數據點
一、中國企業境外鐵礦投資分佈:
澳大利亞西部、加拿大東北部、西非
中國企業走出去到境外開發鐵礦始於20世紀80年代,有過成功案例,也錯失過多次機會;進入21世紀,尤其是2005年後,在國際和國內鐵礦石價格大幅上漲的刺激下,中國企業開始成規模地到境外開發鐵礦,境外投資鐵礦的步伐加速。截至2013年底,中國企業境外鐵礦投資項目超過200例,其中主要項目約32例【見表1】。項目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西部、加拿大東北部、西非三個地區,中方協議投資額超過340億美元,獲得的權益資源儲量達260億噸,全部建成後權益礦年産能將達到2.78億噸 【見表1】。但從時間上看,中國境外鐵礦石開發項目多集中在2008年後,時間較短,尚未形成有效産能。
二、境外鐵礦項目進展情況分析
以32例主要項目為研究樣本,境外鐵礦投資項目中約分為四類,其具體情況如下:
1.已進入生産,且進展順利的項目。此類項目佔項目總數的31.3%,如中鋼恰那鐵礦在2007年至2009年三年間,為中鋼貢獻利潤超過2億美元。寶鋼與力拓公司組建寶瑞吉公司合資開發帕拉布杜東坡,寶鋼與巴西淡水河公司合資開發Agua Limpa鐵礦均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2010年武鋼收購陷入停産狀態15年的賴比瑞亞邦礦鐵礦項目60%股權,並於2013年成功出礦。
2.已投産,但投入和産出與預期差別較大的項目。此類項目佔項目總數的12.6%,如中信泰富的SINO鐵礦,原計劃總投資42億美元2009年投産,但在經歷6年建設、3次延期後,2012年11月第一條生産線終於投産,實際投資額超100億美元,噸礦成本亦大幅攀升。2006年,中冶收購阿根廷的希拉格蘭德鐵礦,將這個已經停産15年的礦在2010年恢復生産,但之後的實際産能與規劃相去甚遠,導致礦石生産成本高企,且礦石含磷比例偏高,銷售困難,每年在虧損中少量生産。
3.問題頗多,暫時難以開發的項目。此類項目佔項目總數的9.4%,如中鋼集團收購澳大利亞中西部公司開發Weld Range鐵礦,因外部鐵路和港口條件未落實,此項目目前擱置。2008年中冶斥資4億澳元收購了位於西澳皮爾巴拉地區的蘭伯特角鐵礦,但是由於礦石開採難度極高,目前仍不具備開發條件,計提大額資産減值18.09億,中冶公司正在尋找退出方案。
4.處於前期或開發過程的項目。此類項目佔項目總數的46.9%,如寶鋼參股的Aquila礦業公司,重鋼參與的澳大利亞伊斯坦鑫山項目,中方聯合體參與的西芒杜鐵礦,武鋼在加拿大的世紀鐵礦、Lac Otelnuk項目,淄博宏達在秘魯的邦溝鐵礦,四川泰豐參與的澳大利亞Yougloo鐵礦項目等。
三、項目的投資結構特點
1.中國企業境外投資鐵礦資源涉及地區較廣。除歐洲及獨聯體國家外,中國企業對其他地區的鐵礦皆有一定規模的涉及,但大型項目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西部、加拿大東北部、西非三個地區【見表1】。
2.境外鐵礦投資主體是國有鋼鐵冶煉及鋼鐵相關企業。32例主要項目中的22例來自國內鋼鐵企業,其他則以中鋼、中冶等鋼鐵配套企業為主。
3.民企和地方國企開始成為鐵礦收購的主力。央企在經歷多宗不理想的境外鐵礦投資後,對於新項目的投資變得謹慎,大型鐵礦項目多數為2005—2010年間收購獲得,2011年後基本沒有新的項目投資。地方國企和民營企業變得相對活躍,如四川泰豐、河北鋼鐵、重慶鋼鐵、四川漢龍、江蘇高展等。
4.中小型鐵礦項目佔比較高。根據中礦聯境外礦業投資備案系統統計,進入2009年後,境外鐵礦投資項目以中小型為主,2009—2011年間境外鐵礦項目平均單項投資額5779萬美元,投資中位數為700萬美元,投資額在1億美元以下的項目數量佔總量的90%以上,但投資額佔比不足25%。
中外企業境外鐵礦項目競爭力對比分析
國際鐵礦項目:富礦多、自動化水準高、成本低
外國公司的大型鐵礦項目具有富礦多、自動化水準高、成本低的特點。世界在産大型鐵礦項目品位普遍較高,主要的國際鐵礦生産商的礦石品位基本在55%以上;國外大型鐵礦山生産工藝機械化自動水準高,設備由大型機械化向智慧化邁進,生産效率高,如瑞典坑內礦年産1800萬~2200萬噸,坑內作業只有500人;國外大型鐵礦床開採條件好,適用露天開採,剝採比低,有的礦山可以直接鏟裝,生産成本一般都比較低。據《世界鐵礦資源開發實踐》的數據,在成品礦離岸(FOB)成本方面,澳大利亞力拓公司27美元/噸,必和必拓公司28美元/噸,FMG公司40美元/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22美元/噸,南非礦32美元/噸,印度果阿礦24美元/噸。
中國企業的境外鐵礦項目:貧礦多、品位低
中國企業當前進行的境外開發鐵礦項目,絕大多數是貧鐵礦項目,品位基本在35%以下。以澳大利亞為例,中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參與投資開發的大型項目皆為低品位磁鐵礦,包括卡拉拉-藍山項目、賽諾-普雷斯頓角項目、蘭伯特角項目、中西部鐵礦項目、吉布森山項目等【見表3】。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産的淺層高品位大型鐵礦項目幾乎為三大鐵礦石企業力拓、必和必拓、FMG所壟斷,19例大型項目中17例為三家所有,同時日本公司參與了19例項目中的6例,包括紐曼鐵礦、羅布河鐵礦等【見表2】。
表2:澳大利亞淺層高品位大型鐵礦項目
與現有國際鐵礦石供應商如必和必拓、力拓公司鐵礦産品相比,中國企業投資的鐵礦産品缺乏競爭力,抗風險能力較弱。
境外礦業投資存在的問題
一、時機把握不準,整體品質欠佳。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包括三大鐵礦石公司等在內的國際礦業公司曾主動提出與中方合作開發鐵礦資源,但中方未能把握住機會,直至2005年以後在鐵礦石價格的刺激下才開始成規模地到境外開發鐵礦,此時收購成本大大提高。而且由於國際上低成本大型鐵礦山多已被西方跨國礦業公司掌控,可供中國企業選擇的鐵礦山或者基礎設施較差,如在西部非洲的項目;或者品位較低、採選難度大,如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的一些項目【見表3】;而品位較高的資源項目規模普遍較小,如在印尼、墨西哥等地的項目。
表3:澳大利亞主要磁鐵礦項目
二、企業國際化運作經驗不足,項目整體進展不順利。
中國企業境外礦業投資存在盲目性,對境外投資涉及的當地勞工、社區、環保體系陌生,由於沒有考慮或區分開不同國別的工程成本、勞動力成本、環保成本、運輸成本等因素,一些中國企業以國內標準衡量國外礦産資源價值,導致呆礦出現。部分企業境外礦業開發預算偏離實際,大量追加投入,經濟可行性需要重新評估。
三、非洲整體投資環境較差,項目開發成本高。
儘管中西部非洲鐵礦資源豐富,礦石品質好,礦床開採條件好,但是投資非洲的政治風險很大。而且非洲工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條件差,開發鐵礦工程需要自建的配套設施工程量大,工期長,開發成本高,如西芒杜鐵礦要建670km準軌鐵路,同時在人力資源等配套條件方面嚴重缺乏,需要投資方自主培訓。
對境外礦業投資的建議
一、重新評估,果斷選擇。
針對鐵礦石價格步入下行通道、甚至基準鐵礦石到岸價下挫至100美元/噸以下的趨勢和前景,企業應遵循市場規律,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對項目投資和生産成本要認真進行核算,特別是對境外項目核心競爭力進行分析,調整開發方案,或選擇性放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
二、改變走出去策略,低成本介入。
改變單一的“收購和擁有”模式,借鑒日本做法,採取“吸引”策略,以小股東身份用長期協議和貸款來吸引其他國家和公司提高産能,以便降低風險。同時注意把握行業週期,重點考慮國際礦業公司剝離的優質資産,等待時機低成本介入。
三、平衡戰略與戰術。
統籌好短期投資與中長期投資的關係,短期以合作、參股方式參與澳洲、加拿大、巴西等成熟地區鐵礦項目的擴産和開發,將獨立開發作為在這些地區發展的中長期目標;與此同時考慮非洲在鐵礦石全球供應鏈的戰略地位,控制參與和投入的程度,把握戰略先機的同時嚴格控制風險。
鐵礦石走出去的經歷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其中的經驗和教訓亦應當為今後中國礦業“走出去”提供借鑒。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