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據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1月18日報道,2013年12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費城議會通過《土地銀行制度法》,針對費城現有的4萬多處閒置土地,新法案將著手解決閒置土地的稅收問題,並對周邊居住環境進行改善。
2013年10月28日,費城議會就實行《土地銀行制度法》舉行了聽證會。聽證會上,市民普遍認為充斥著垃圾、毒品、流浪貓狗的未開發土地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新通過的《土地銀行制度法》規定建立統一管理閒置土地的公共機構,並簡化獲得這些土地的程式。該法實施後,費城將成為迄今為止實行土地銀行制度的最大城市。
據悉,費城土地浪費現象嚴重的原因在於該市的土地管理系統已瀕臨崩潰,無法應對該市複雜的土地形勢。目前,費城有4萬多處閒置土地,每年的維護費用達2千萬美元。其中有3萬處歸私人所有,而大部分存在稅收違法現象,其餘1萬處被4家審批流程各異且複雜的公共機構控制。據費城土地銀行聯盟統計,這4家公共機構每年僅將其所有土地的1%用於生産。
報道稱,土地銀行制度實施後,土地銀行將對1萬處公有閒置土地進行統一保護,並處理私人土地購買相關業務。同時,銀行還將減免土地債務,並依標准將閒置土地轉讓給真正有使用計劃的私人投標人,而不是手握土地卻持觀望態度的投機者。
報道指出,費城並不是在戰後城市危機中面臨土地荒蕪問題的唯一城市,土地銀行制度也不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新方式。早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就建立了完善的土地銀行制度。近年來,這一制度在美國中西部逐漸傳播開來。專家認為,費城近10年在管理人口、穩定房地産市場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將有助於土地銀行制度的實施,相信這一制度在費城會收到比其他城市更好的效果。(實習編譯:張麗穎 審稿:聶魯彬)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