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開炸雞店的資金大部分都是依靠銀行借貸得來,韓國家庭的負債率急劇攀升。
工作之外,筆者十分喜歡旅遊,希望了解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同時藉此觀察活生生的經濟現象,而不是僅僅紙上談兵地討論或分析經濟問題。在此過程中,筆者收穫了這樣一個心得,即一種生活習慣的堅持常常會衍生出一些新的機遇,但抓機遇也須有分寸,否則機遇也會變質為危機。
譬如,民眾飲食口味的改變會演變出新的商業機會,但是若商家不懂進退,盲目擴張,就會樂極生悲。韓國的“炸雞風暴”就是一個生動的案例。
筆者有不少朋友都喜歡吃韓式燒烤,部分朋友也喜歡吃韓式泡菜。近年來,韓國為了去“中國化”,一直不遺餘力,甚至發展到將泡菜的原材料“中國白菜”更名為“泡菜白菜”,此舉引起不少人的異議。
不過,泡菜是年長一輩韓國民眾的美食,年輕一輩的卻喜歡炸雞。説到炸雞,其在韓國流行起來也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這也好理解:任何受過美式文化影響及熏陶的地方,炸雞一般都頗為流行。不過,韓國的情況卻相當特殊——在韓國,炸雞流行過了頭,形成經濟泡沫,以至於威脅到韓國的金融安全。
早些年,筆者去韓國旅遊,已經留意到當地民眾頗為喜歡吃炸雞,炸雞店隨處可見,而近幾年來,韓國的炸雞店數量更加氾濫成災。原來,由於炸雞受到追捧,很多韓國家庭都去經營炸雞店,不少人將自己的資産(包括物業住所)作為抵押,從銀行貸款開辦炸雞店。韓國民眾雖然喜歡吃炸雞,但是他們的胃口也支撐不了市面上爆炸式增長的炸雞店,如此一來,大部分炸雞店生意不振,店主無力去償還銀行債務,韓國經濟因此陷入風險之中。
最近10年來,韓國物價昂貴,普通民眾退休生活日子艱難,退休金根本不足以維持體面的生活。於是,全民創業的風氣大盛,不少50來歲的退休人士爭相去經營炸雞店。有統計表明,韓國的炸雞店數量在過去10年裏增加了近3倍,差不多每年都增加近7000間新的炸雞店。可怕的是,在同一時間,每年竟然也有近5000間炸雞店關門大吉。由此可見,對於韓國民眾而言,退休後去開炸雞店根本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由於開炸雞店的資金大部分都是依靠銀行借貸得來,眾多韓國家庭去開炸雞店導致韓國家庭的負債率急劇攀升。統計顯示,去年韓國家庭的負債比率竟然為可支配收入的1.4倍。隨著炸雞店的紛紛關張,銀行壞賬比率也如脫韁野馬一般,嚴重影響韓國銀行金融體系的穩定。這就是席捲韓國的“炸雞風暴”。
為了穩定金融體系,韓國政府不得不出手解困,投放超過10億美元,用以支援與資助當地逾15萬名低收入的“老闆級”債仔,希望以較長的還款期,甚至是撇除他們一半的債務負擔,以免炸雞店風暴失控傷及經濟。小小的炸雞店,從最初的機遇演變為眼下的危機,讓韓國政府如此頭疼,這恐怕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作者溫天納 係香港資深投資銀行家)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