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高油價負面影響趨大 沙特擬日增產原油50萬桶

2008-06-16 10:38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美國《紐約時報》14日報道,世界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計劃下月起將每天原油產量增加約50萬桶,以平抑原油價格飆升給全球帶來的負面政治和經濟影響。

  《紐約時報》援引匿名石油貿易商和市場人士透露的消息說,沙特官員私下里向美國一些石油商人和公司透露了沙特政府的石油增產計劃。

  根據計劃,下月開始,沙特日產石油將增加50萬桶,達到日產945萬桶。報道說,如果計劃如期實行,這將創下沙特日產石油量的新紀錄。

  報道說,盡管沙特從國際原油價格暴漲中獲利豐厚,但沙特方面擔心,高居不下的石油價格最終可能損害全球經濟,從而導致原油需求量下降,反過來影響沙特的石油出口產業。

  此外,沙特擔心,為應對高油價,一些國家開始積極尋找和開發替代能源,從長期看,或許將威脅到建立在石油產業基礎上的原油出口國經濟。

  沙特此前對美國等要求增產的呼聲不以為然,稱原油價格飆升主要歸結于市場投機和美元貶值。美國總統布什今年兩次訪問沙特,希望沙特增加石油產量,但沙特對此予以拒絕。

  《紐約時報》援引分析人士的話報道說,在國際油價逼近每桶140美元,且出現一天暴漲10.75美元的緊迫形勢下,沙特對增產與否的看法開始出現松動。

  沙特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最重要成員國。隨著油價高漲,一些國家把矛頭指向歐佩克,認為歐佩克成員國有控制產量、推高油價的嫌疑。石油消費國抱怨說,不斷創出新高的油價將給各國經濟敲響喪鐘,同時對全球范圍的糧食漲價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沙特增產計劃存在若幹風險。

  首先,一些投資者認為沙特的石油出產能力已經飽和,難以在現有產量基礎上大幅增產。其次,如果沙特的增產計劃未能有效抑制國際油價,石油投機資金將進一步興風作浪。此外,沙特單方面宣布增產,可能與歐佩克其他成員國的政策出現對立。歐佩克在13日公布的一份報告中,仍堅持認為,把近期油價暴漲歸咎于供應不足並“不公平”。

  《紐約時報》說,沙特將在下周一個國際能源議會上宣布這一增產決定。

  針對《紐約時報》的這一報道,沙特石油部顧問易卜拉欣·穆漢納不願證實或否認,但他強調,沙特對現在的油價感到“不舒服”,“我們的目標是讓石油市場恢復平穩”。

  美國投行雷曼兄弟公司分析師亞當·羅賓遜認為,沙特此舉旨在表明,沙特有意採取具體步驟抑制油價,盡管目標能否達成尚需觀察,但“當(沙特)國王在石油峰會上發出呼吁時,市場將凝神聆聽”。

[責任編輯: 張方翼]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