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外匯指定銀行、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機構順利銜接新系統,下月起,個人外匯系統將試運作。
今後,若有人想利用個人結售匯系統不能實時聯網更新的漏洞超額購匯,將無法得逞。昨天,外匯管理局明確,明年1月1日將停止使用目前運作的個人結售匯管理資訊系統,正式上線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而為確保外匯指定銀行、個人本外幣兌換特許機構順利銜接新系統,下月起,個人外匯業務監測系統將試運作。
個人外匯業務實現實時錄入
據悉,新系統提供頁面登錄和連線介面兩種使用模式。銀行可通過頁面登錄模式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也可通過連線介面模式實現銀行業務系統與外匯局新系統的直接對接,對個人結售匯業務實現一次錄入。新系統正式上線後,各銀行辦理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業務應通過連線介面模式與外匯局新系統對接;櫃檯個人結售匯業務可選擇連線介面模式或者頁面登錄模式。屆時介面程式未經外匯局驗收通過的銀行,不得辦理電子銀行業務。
個人超額購匯將被遏制
新系統的上線將從技術上有效堵住漏洞。按現行的《個人外匯管理辦法》規定個人每年只能購匯和結匯5萬美元。但是,此前部分外匯需求較大的個人利用部分銀行結匯時並未實時登錄外匯局系統查詢個人餘額,形成銀行間系統的數據並未及時更新共用的漏洞,進行了超額換匯。
事實上,最近外匯局針對跨境資本波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如要求中外資銀行加強個人分拆和重復購付匯管理等。對此,有人擔心上述政策的出臺是否會導致中國回到資本管制的年代。昨天外管局副局長王小奕就此表示,外匯局在管控異常資金流動過程中儘量使用經濟和市場的手段來審慎管理,不會再回到過去的資本管制模式。
新系統11月起試運作
新系統試運作分為頁面登錄模式及連線介面模式兩個階段。9月至10月,外匯局選擇部分銀行開展新系統頁面登錄模式試運作。11月至12月,開展新系統連線介面模式試運作。
外匯局昨天明確,10月26日以後開辦個人結售匯業務的銀行網點、特許機構網點,應向所在地外匯局申請開通個人外匯系統。各銀行、特許機構採用連線介面模式辦理個人結售匯業務,須經外匯局驗收合格後方可接入個人外匯系統。已開辦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業務的銀行須于2016年1月1日前通過外匯局驗收並接入個人外匯系統,方可繼續開展電子銀行個人結售匯業務。已獲得通過網際網路辦理兌換業務資格的特許機構須于明年1月1日前通過外匯局驗收並接入個人外匯系統,方可繼續開展通過網際網路辦理兌換業務。(記者 程婕)
相關新聞
前三季度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1.88萬億元
本報訊(記者 程婕)昨天,國家外匯局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9月,銀行累計結匯82624億元人民幣(等值13377億美元),累計售匯101451億元人民幣(等值16392億美元),累計結售匯逆差18827億元人民幣(等值3015億美元)。
從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看,2015年前三季度,累計涉外收入15.28萬億元人民幣(折合2.48萬億美元),對外付款15.70萬億元人民幣(折合2.54萬億美元),涉外收付款逆差4139億元人民幣(折合636億美元)。
國家外匯局副局長王小奕昨天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解釋稱,銀行結售匯統計涉及的主體包括銀行自身、企業和個人,他們在收到或者需要支付外匯的時候,就會有在銀行結匯或者購匯的兌換行為。自我國取消企業和個人的強制結售匯要求後,企業和個人從境外收到外匯後,可以自行選擇結匯或者以存款等方式保留,這取決於企業和個人對當前匯率和經濟形勢的判斷。今年前三季度結售匯逆差為3000多億美元,表明企業和個人呈現凈購匯狀態。但凈購匯並不意味著立即對外支付,購匯後可能是支付進口或對外投資,可能是償還境內外匯貸款,也可能是存在銀行。涉外收付款逆差明顯低於結售匯逆差,主要體現了我國市場主體在境內的本外幣資産負債結構調整,包括收匯不結匯而選擇存款方式保留外匯的情況,以及購匯增加外匯存款、償還境內外匯貸款等。
王小奕強調,應理性看待當前的國際收支波動。在資本流出的時候,市場主體可能會出現跟風等非理性調整,人民幣貶值預期上升。但從我國宏觀經濟基本面看,並不存在人民幣持續貶值的基礎,市場的非理性因素也會逐漸隨著經濟的穩定而消失。
[責任編輯: 李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