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扶持國產嬰幼兒奶粉 不是錢的問題
記者近日從北京市科委獲悉,由科委立項,市財政撥付給北京三元的1077.97萬元即將到位,用于後者承擔的“安全健康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研究與產業化”研發項目。據了解,政府為嬰幼兒奶粉研發專門立項,並撥付大額資金,在北京乃至全國都是首次。(5月5日《北京青年報》)
從現狀來看,從國家到各省市,都有專門的制度和資金用來支持一些科技項目研發。然而,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產品,嬰幼兒奶粉既沒有納入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也沒有納入到地方科技支持項目。北京此舉,彌補了一大遺憾。
事實上,國產奶粉如何,不僅關乎行業企業的存亡,更關係到中國奶粉產業的興衰,以及中國消費者的經濟負擔。之前,盡管國產奶粉行業有不少自救行動,但仍沒有達到應有效果。如今,北京劃撥財政資金支持嬰幼兒奶粉研發,為提振國產奶粉找到一個突破口,也為整個奶粉行業帶來諸多利好。
比如說,北京此舉有利于打破“洋奶粉”對國內市場的壟斷——“洋奶粉”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時達90%。再比如,有利于降低奶粉價格——“洋奶粉”價格為原產地4倍。又如,北京此舉既能激勵其他地方政府支持奶粉研發,也能鼓勵奶粉企業重視科技研發。另外,還能填補我國在奶粉研究方面的很多空白。
可以說,北京此舉會給國產奶粉帶來很多積極變化。不過,國產嬰幼兒奶粉能否因政府科技扶持而擊敗“洋奶粉”,還有待觀察。這是因為,國產嬰幼兒奶粉目前的問題,不是錢的問題,甚至也不是科技范疇的問題,而是由于監管不到位,某些企業缺少責任心,進而導致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
對中國父母而言,選擇嬰幼兒奶粉時首先考慮的問題是安全不安全,其次才會考慮營養搭配等科技方面的問題。但坦率地說,目前的國產嬰幼兒奶粉在安全方面並不能百分之百保證。盡管中乳協稱國產奶粉質量優于進口,標準世界最嚴,但鑒于某些地方部門監管不嚴,某些企業缺少道德血液,以及頻發的各種食品安全事件,都會讓中國父母對國產奶粉安全性存在某些懷疑、某些預判。
從某種程度上而言,中國父母對國產奶粉的不信任,已經不僅是奶粉本身的問題了,而是對整個中國食品行業存在不信任感——消費者很容易從某些食品安全事件進行廣泛聯想,進而懷疑其他食品的安全性。也就是說,既要解決國產奶粉本身的信任問題,更要解決整個食品行業的信任問題。其實,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或者國產食品不信任的實質,是對某些地方監管者、某些企業的不信任。
所以,政府拿錢支持國產嬰幼兒奶粉研發,雖然值得肯定,也值得借鑒和推廣,但對國產奶粉而言,政府這種支持是遠遠不夠的,還應該從食品行業的每個細分領域到整個食品行業大環境,進行係統、徹底、持久的治理,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發生,才是上上策。換言之,有效治理是對國產嬰幼兒奶粉最好的支持。(記者 張海英)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