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大蒜再坐“過山車” 中國蒜都增強狂風險能力

2013-06-26 09:35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一到6月,大蒜開始上市,山東金鄉就格外忙碌。從縣城周邊的國省幹道到曲裏拐彎的“村村通”公路,來往車輛幾乎全裝著一袋袋白、紅大蒜,空氣中飄蕩的蒜味讓你確信,這個“中國蒜都”果然名不虛傳。

  讓金鄉與大蒜一起出名的,除了大蒜,還有與大蒜如影隨形的價格。從2010年被市場炒爆的“蒜你狠”,到隨後幾年的漲漲跌跌,大蒜幾乎就沒有消停。今年同樣如此,6月初大蒜一開秤,每斤0.7元、0.8元的收購價比去年的1.5元低了一半,一些媒體驚呼大蒜再坐“過山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大蒜增收帶來喜悅

  6月16日,在金鄉大蒜交易市場,各種蒜車整齊地擠滿廣場,買家與賣家平靜地開價、議價。年輕的大蒜經紀人蘇團結告訴記者,一車大蒜3000多斤,以每斤0.9元左右的價格收上來,能賣到1元就成。“好賣不?”記者問。“今天賣出去不成問題。”他有幾分輕鬆。

  對這種輕鬆,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楊桂華有自己的解釋。他説,大蒜種植成本如蒜種、化肥等加在一起每畝1500元左右,加上人工費超過2000元,今年收成較好,平均畝産在1.1噸,按照每斤0.8元到1元的價格,蒜農略虧或持平,賺的就是人工錢。“不過,今年開秤價格較低只是市場對大蒜增産的一種預估,不能簡單地與去年減産預估的價格相比,而且這不是市場消費能力的真實反映,後期價格應該會平穩一些。”

  “市場看上去還比較平和?”面對記者這一提問,楊桂華説,金鄉大蒜已經成為市場“價格風向標”和“産業高地”,經歷了這些年的市場漲跌,從蒜農、經紀人、收貯加工企業到行業主管部門,對正常的市場起伏心中有數。“可以説,金鄉人既有抗風險的心理準備,也有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這種抗風險能力是怎麼來的?“金鄉種植大蒜已有2000多年曆史,但大蒜真成氣候,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從散種擴大到10多萬畝,至90年代發展到40多萬畝。2000年前後再度發力,擴種到60萬畝,直到近幾年,穩定在65萬畝左右。”分管商務流通的金鄉縣副縣長楊凱回憶了金鄉大蒜的起家歷程。他總結説,金鄉大蒜從零散種植、大規模興起,到現在抗風險能力增強,經歷了幾道關口,可以用3個“感嘆號”來概括。“這3個‘感嘆號’能生動地告訴你金鄉大蒜抗風險能力是如何增強的。”

  第一個感嘆號是大蒜帶來的增收喜悅。金鄉縣農業局經濟作物站站長王乃建説,大蒜面積逐漸擴大,主要是能帶動農民增收,是富民産業。雞黍鎮杜河村村民武書新用自己的經歷印證了這一説法。武書新今年58歲,種大蒜快30年,他説年輕時村裏主要種小麥,後來種蒜,一年兩茬,蒜棉輪種。“按正常年景,一畝大蒜的綜合收入能保持在2000元以上,比種其他作物強。”他説。蒜農除了種蒜,還兼做經紀人,或者從事與大蒜相關的運輸、打工等。“蒜農每人平均年增收至少在8000元以上,去年金鄉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12000元,主要得益於此。”王乃建總結。

  市場風險帶來苦惱

  第二個感嘆號是市場風險帶來的苦惱。種大蒜比種其他大宗農産品更掙錢,但大蒜價格變化更頻繁,蒜農在享受增收喜悅的同時,也承受了更多歉收、欠産帶來的市場打擊和苦惱。金鄉縣單樓村大蒜經紀人劉茂榮説,有一年他一車大蒜拉到北京市場才賣100多元,幾分錢一斤出手,虧得要“吐血”。

  楊桂華回憶這些年大蒜價格行情的變化説,2005年以來,大蒜價格總體上漲跌迴圈。2005年、2006年價格較好,2007年、2008年連續虧損,2008年大蒜跌到5分錢一斤,蒜農傷心到都不願種大蒜。2009年、2010年漲價,2011年就跌了,2012年再漲,今年開秤價格又跌了。“大蒜價格二三年一個週期正常,沒必要過於緊張,我們要做的是摸清原因,提高承受風險的能力。”

  第三個感嘆號是抗風險能力提高後帶來的更大收穫。市場變化的激烈與嚴酷,使金鄉人意識到,富民産業如果沒有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僅不能富民,産業也無法持續發展。楊凱説,為了提高金鄉大蒜抗風險的能力,金鄉縣主要在3個環節上下了功夫:品牌、加工、行銷。他舉例説,為了維護品牌,金鄉大蒜一直堅持從種植源頭抓起。“近兩年又率先推廣有機大蒜,目前已經認證了2萬多畝。”金鄉還建有國內最大的國際大蒜産業園,金鄉大蒜先後獲得了“國際地理標誌産品”和“歐盟地理標誌認證”,從“大蒜節”到産銷對接會,金鄉迄今連續舉辦了8屆,今年的産銷對接會成交39萬噸。

  精深加工帶來轉變

  談到大蒜深加工,金鄉縣委書記劉章箭説,要從簡單大蒜原料生産基地向加工中心轉變,由大蒜農業向大蒜工業轉變,必須在深加工上下功夫。在這一思路下,金鄉大蒜深加工能力已達到50萬噸左右、精加工産品40多種,可以消化金鄉每年80萬噸産量的一大半。金鄉成功果蔬公司董事長王翠英説,他們加工的黑蒜一斤賣到40多元,比別人高出許多倍。

  這種産業鏈條中的高端地位,使金鄉大蒜在業內保持著從銷售到價格的許多優勢,也使金鄉大蒜面對漲跌多了幾分從容。記者在金鄉縣採訪當天,恰逢河南杞縣蒜業集團負責人于兆海來金鄉洽談。他説,杞縣也是大蒜産地,但金鄉大蒜貯存能力強,議價地位高,許多杞縣大蒜會運到金鄉之後再銷往國內外市場。

  3個生動的感嘆號,畫出了金鄉大蒜在成長過程中的酸甜苦辣。不過,對第3個感嘆號,金鄉人有清醒的認識。金鄉縣長董冰説,金鄉縣幾年前就明確了“規模化發展、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生産、專業化運作、産業化經營”的發展思路,但要讓大蒜真正具有富民、強縣、抗風險的能力,把第3個感嘆號畫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一説法,得到了大蒜業內的普遍認同。

  金鄉豐盛進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長隋雲玉説,大蒜行情主要由供求關係決定,比如去年價格好,通常種植面積就會增加,影響到今年的行情,因此今年開秤價格相對低一些,這很正常。下一步價格如何走,要看市場消費力,要看加工、貯存能力,這不是一個地方能解決的,需要從更高層面來對待。

  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楊桂華認為,大蒜價格高低,與市場資訊不對稱有關。比如市場都認為去年大蒜面積增加今年要增産,但種植面積究竟增加多少,沒有人説得清楚。大蒜是小宗農産品,全國就幾個主要産地,權威部門通過衛星遙感就可以弄清楚種植面積多大,這些資訊發佈出來就可以指導各個協會和市場,避免因資訊不明導致的種植大起大落和價格過度波動。

  採訪手記

  尊重 順應 引導

  選擇大蒜産業做調查,很有現實意義。我國是農産品大國,但不是農産品強國,無論在産品品質、市場影響力,還是價格決定力等方面都還有明顯差距。因此,一頭大蒜做大做強的經歷,能給我們很多啟發和借鑒。

  以金鄉為例,從大蒜産業的起步、發展到壯大,金鄉在3個環節始終按照尊重農戶、順應市場、引導發展的態度,既積極有為,又不插手代辦,更不一手包辦,把該管好的管住,把該放開的放活。其效果就是,將金鄉大蒜做成了地方名片,做成了産業名片,也做成了富民名片。

  在種植環節,金鄉大蒜有一個從散種到大規模種植的過程。金鄉縣的可貴之處,在於他們決定以一縣一品的思路來打造大蒜産業時,沒有因為動機的“高尚”就包辦代替,強迫農民種大蒜,而是通過市場引導和效益鼓勵,讓農民實實在在看見好處,自覺自主地種植“金疙瘩”。這一點在上世紀90年代尤為難得。

  在市場環節,金鄉人沒有因為大蒜行情遭遇“滑鐵盧”、“過山車”就動員甚至逼迫農民挖掉大蒜,也沒有因為大蒜價格起起伏伏就三心二意另起爐灶、另種“致富果”,而是扎紮實實研究市場,通過各種方式開拓市場、搶佔市場,硬是把一頭普普通通的大蒜做到了不普通、不一般。

  在加工環節,金鄉同樣體現出高超的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引導藝術。如何加工是企業的事,但管理部門通過政策鼓勵和力所能及的利益傾斜,讓更多的企業把精深加工作為努力方向,使金鄉大蒜走出了一條不同於普通大蒜的高端道路,也使金鄉大蒜拿到了保持市場領先的“金鑰匙”。

  一頭小小大蒜,能做到産業領先、市場通吃、多方受益,金鄉的做法很有價值。

  標簽:感嘆號大蒜種植大蒜節地理標誌産品蒜業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