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新華視點: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為何“躲貓貓”?

2013-05-20 09:3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視點)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為何“躲貓貓”?

  ——追問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新華網廣州5月19日電(“新華視點”記者李柯勇 歐甸丘)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常抽檢發現部分單位的食品不合格,其中米及米制品被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食用油被檢出致癌物質黃曲霉素B1超標、熟肉制品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等,但是卻沒有依法向社會公布不合格產品的品牌、生產單位及銷售單位,有關食品的危害性也只字不提。關係老百姓食品安全的信息本該讓全社會知悉並加以利用,但如今卻成了有關政府部門“不能說的秘密”。食品安全信息公開為何“躲貓貓”?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信息公開“擠牙膏” 不合格產品“身世”成謎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5月16日公布餐飲環節一季度食品抽檢數據,在抽檢的18批次米及米制品產品中,有8批次產品鎘超標。但是並未公布所檢不合格產品的品牌、生產單位及銷售單位名單。有媒體採訪報道稱:“市食藥監局表示,不便透露被檢出鎘超標大米的品牌。”

  廣州外語外貿大學學生陳曉岸17日向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提出了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鎘含量超標米及米制品的品牌、生產公司(或餐飲單位),以及各品牌鎘含量超標的具體數據等情況。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7日晚公布了四家被檢米及米制品鎘超標的使用單位及其鎘含量,廣州市太洋海鮮酒家有限公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食堂、廣州市海珠區燕南飛美食店、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第一食堂四家單位榜上有名,其中太洋海鮮酒家的米中鎘含量最高達0.4毫克╱千克,是國家標準限值的兩倍。但是仍舊沒有公布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品牌及生產廠家。

  在又經歷了一天的輿論拷問之後,18日晚,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公布了不合格米及米制品的生產廠家及品牌情況。但是對于產品流向及查獲數量則仍未公開。

  在這次公布的抽查結果中,除了米及米制品之外,年糕類、油炸小食品、熟肉制品、食用油、餐飲具、辣椒幹及辣椒粉等6類被檢不合格產品的品牌、生產廠家、使用單位在其抽檢公告中目前均未公布。

  為什麼不公布不合格產品品牌?市場上還有多少正在銷售?不合格產品到底流向了哪里?不合格產品有什麼危害?記者致電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採訪時,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說:“我們局的消息以網上的為準好嗎?其他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我們會繼續密切關注這個事情,有新的情況我們會公布的。”隨即挂斷了記者的電話,對于記者提出的採訪問題至今沒有回復。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