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地垃圾圍城”的傳言還沒真正散去,農夫山泉又陷入了新的麻煩。日前有媒體報道稱,農夫山泉所執行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DB33/383-2005)中多項指標低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礦泉水還不如自來水?”這個說法一時引發不少網友驚呼。
昨日,農夫山泉對外發布聲明稱,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的產品品質始終高于國家現有的任何飲用水標準,否認之前媒體的報道,並點名指出此次風波是由其競爭對手怡寶公司一手策劃執行。
是不是“商戰”,對于消費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天喝進肚子的水到底成色如何。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但市面上純凈水、礦泉水、山泉水、天然水叫法多多,且各類水質標準林立,甚至同一水質瓶裝和桶裝也不盡相同,讓人暈頭轉向,至于此次農夫山泉所涉及的“天然飲用水”目前卻並沒有統一的國標。
【標準比對】
部分標準確實低于“自來水”
對于消費者而言,最為關心的問題可能就是農夫山泉所執行的標準是否真的低于“自來水”標準。
為了進行比對,記者特地從超市買回了一瓶未開封的“農夫山泉飲用天然水”,在瓶體的紅色標簽上顯示,這瓶水的水源地為“廣東省河源萬綠湖”,執行的標準為“DB33/383-2005”(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
記者對農夫山泉瓶體標準執行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DB33/383-2005)、水源地廣東的廣東省《飲用天然山泉水》標準(DBS44/001-2011)和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指標》(也被大眾稱為“自來水”標準)三種標準進行了比對,發現三種標準在PH值、色度、濁度等幾項基本指標上差別不大,但到了鎘、硝酸鹽、硒等幾項指標時,浙江的《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不但低于廣東標準,也低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以鎘為例,在農夫山泉所執行的浙江省《瓶裝飲用天然水》標準中,其含量需小于等于0.01克每升,但在廣東省《飲用天然山泉水》標準和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中,鎘含量則需小于等于0.005克每升,前者條件放寬了一倍。
“單純從標準的寬嚴尺度上講,農夫山泉所執行的標準確實低于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食品包裝行業專家董金獅表示,生活飲用水就是指平常所說的自來水,這是飲用水最基礎的標準。企業生產瓶裝水的標準最起碼應該相當于或嚴于該標準,尤其是在重金屬和有害物質的標準上。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