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月6日電(記者 賈思玉)“先開槍、再瞄準,這就是自貿區的概念。”東亞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東亞中國)執行董事兼行長關達昌6日在香港表示,自貿區為銀行帶來開展離岸人民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的機遇,企業亦可借此進行境外投資和境外融資等,呼籲香港儘早把握商機。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上海自貿區”)掛牌至今僅3個多月。東亞銀行日前宣佈,旗下東亞中國獲准于上海自貿區開設支行,成為內地首批獲此批復的外資銀行之一,預計于2014年首季開業。
關達昌于6日舉行的東亞銀行“2014年經濟及市場展望”研討會上透露,東亞在自貿區設立支行,從申請到獲批僅用3天時間,而以往在內地申請開支行通常要等3個月,顯示自貿區政府職能轉變,審批效率提高。
他指出,自貿區另一制度創新之處是設“負面清單”。值得注意的是,中央要求上海自貿區“可複製、可推廣”。“不要看輕這些‘試行’、‘暫行’,不然就會失去機會。”
關達昌建議港商港企研究“一行三會”支援自貿區發展的措施,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援上海自貿區建設的“30條”,“含金量很高”。他認為在風險可控原則下,自貿區會試行金融産品創新、利率市場化等政策,不過離岸人民幣資金回流機制“暫時是未知數,業界拭目以待”。
談及自貿區機遇,關達昌指,銀行可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如企業區內營運費用借貸、企業海外業務發展融資以及人民幣貿易融資等;亦可借機發展跨境人民幣業務,協助企業“走出去”或將國際資本“引進來”。
對企業而言,他認為,自貿區有助境外投資證券及衍生品、境外融資以及本幣跨境交易等。“貿易、物流、倉儲等行業都可去自貿區考察一下。”關達昌指,當有了資金流,自貿區的房地産、服務業等也會隨之發展。(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