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用好信用監管這個緊箍咒

2021-08-09 08:2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以信用監管為抓手、以社會監督為利器的監管手段,是我國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創新。列入信用“黑名單”“經營異常名錄”等措施就像“緊箍咒”,極大提升監管效率,有利於強化市場主體信用監管,促進社會共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要問企業最怕啥,以前多數人會回答是罰款、斷貸、被欠賬。現在還得加上一條——被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打上紅字提醒。這意味著企業有行政處罰記錄、被列入了經營異常名錄或者上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包括合作夥伴在內的全國人民都會看到企業的不光彩。

  這幾個紅字的影響力有多大?只要企業出現任何新聞,網友和媒體就會翻舊賬。此前,網紅雪糕鐘薛高就曾因為兩年前的虛假宣傳行政處罰被網友翻出,不得不緊急道歉。

  有企業説,我寧願被罰款,也不想被打上紅字提醒。因為一旦上了這份“外紅裏黑”的名單,企業就會被列為重點監管對象,未來獲得行政許可、承擔政府採購項目、工程招投標、評各種獎項、去銀行貸款時會受影響。哪個企業能不怕?

  市場監管,要的就是敬畏之心。最近,市場監管總局出臺了《市場監督管理嚴重違法失信名單管理辦法》,規定因在食品安全、醫藥化粧品等領域實施違法行為,以及因預付費卷款跑路等受到較重行政處罰的,將會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名單。這一政策強化信用約束和失信懲戒,進一步提升了“黑名單”的威力。

  這種以信用監管為抓手、以社會監督為利器的監管手段,是我國新型市場監管機制的創新。社會監督就像千里眼、順風耳,列入信用“黑名單”“經營異常名錄”等措施就像“緊箍咒”,在不增加太多監管成本前提下,極大提升了監管效率,有利於強化市場主體信用監管,促進社會共治,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從近年實踐看,信用監管這道“緊箍咒”發揮了“讓失信者寸步難行”的作用。

  在強化震懾作用的同時,市場監管部門還配套出臺了《市場監督管理信用修復管理辦法》等文件,為信用監管“緊箍咒”增加了修復渠道。對此,不能理解為放壞人一馬,而是給違法失信當事人向善的動力,鼓勵他們主動糾錯、改過自新。

  感受過信用懲戒威力的企業在今後經營中,大多數都會更加謹慎,注重合規。尤其是一些初創企業,或者犯了無心之失的企業,讓它們通過程式申請信用修復,會激勵企業主動重塑信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此前,多地已推出過輕微違法“首錯不罰”“小錯不罰”等白名單機制,監管部門與監管對象之間有了“潤滑劑”,監管對象有更多耐心和主動性學習法律法規、配合監管執法;同時,通過限期整改、宣傳教育、簽訂承諾書等方式,大大減少了監管對象再次違法的概率,讓監管效率大大提高,監管成本大大降低。

  相信新規通過寬嚴相濟,一方面強化信用監管的震懾力,另一方面規範信用修復的實施過程,將會顯著提升監管執法的力度與柔性,構建起放管結合、進退有序的信用監管新格局,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促進高品質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佘 穎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