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消費時代 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2019-04-04 13:50: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新消費時代,歡迎你來!

  【經濟界面】

  2018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76.2%,連續五年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中國經濟正步入消費主導的新發展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發展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培育消費新增長點。

  消費是最終需求,既是生産的最終目的和動力,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中國廣闊的消費市場需求釋放著能量,也蘊含著供給提升的潛力。

  科技的進步拓展了新的消費方式,改變著人們的生活:“無人超市”“網路支付”“網路外賣”“無人機快遞”……這些原來存在於“未來”的名詞,如今成了現實。

  1.新消費催生新職業

  今年32歲的胡功苗,是百世快遞杭州轉運中心的一名員工。過去,胡功苗每天睜眼後的第一項工作,就是打開手機,瀏覽前一天的數據報表,檢查每一條線路是否存在異常,計算出當天需要幾輛車來運貨,把需求發送給承運商,再由承運商把承接任務的司機資訊報給他。後來,百世獨家自主研發了百世智慧調度引擎,這套基於機器學習演算法的智慧調度和路由規劃系統,能夠在一兩分鐘內精準計算出數千個訂單的配載方案和配送路徑。

  胡功苗是一位“運力專員”。在人工智慧調度引擎的協助下,胡功苗管理著62條發車路線和20個線路承運商,每天可以為轉運中心省下10萬元。

  “運力專員”是一個嶄新的職業,是在新消費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主要職能就是盡可能優化調度車輛,合理匹配人、貨、車和線路,從而降低公司運營成本。

  就業是經濟的晴雨錶,也是新經濟潛力的重要指標。新消費帶來的旺盛新需求和廣闊新市場,成為新就業的源頭活水。從新就業的趨勢中,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結構和産業轉型雙升級,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吸納就業的能力越來越強。

  消費個性化、零售社交化、線下突圍、OEM、ODM精品電商……消費升級一日千里,新的商業業態標誌著在移動網際網路和數字技術推動下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到來。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社部擬公佈15個新職業。其中人工智慧工程技術人員、物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雲計算工程技術人員、數字化管理師等,這些都是數字經濟直接創造的職業。

  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擁有超過八億網民,98%的網民使用移動網際網路,移動支付用戶接近六億,中國的網上消費與智慧手機、移動網際網路的興起同步,迅速崛起。我國網路零售品質不斷提升,有力驅動了消費升級。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額突破9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7萬億元,同比增長25.4%,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2%,較上年提升7.3個百分點。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新舊動能轉換進一步加快,線上線下融合、業態模式創新、品質服務提升等新動能加速形成。

  2018年,中國快遞年業務量突破500億件,自2014年開始連續5年穩居世界第一。快遞行業成為新經濟的代表和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力量。2016年至2018年,中國快遞員數量增長了50%,總數量已經突破300萬人。

  全生態聯通,消費場景無處不在,智慧手機和移動網際網路普及率的快速提升,是大眾消費體驗變化的基礎。埃森哲發佈的報告顯示,數字技術正推動消費市場加速升級,成為中國消費經濟的杠桿。它放大了中國消費者的購買能力,裂變出全新的消費市場結構和消費者行為。

  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消費風起雲湧,從足不出戶的外賣美食到自動買單的“無人超市”;從揮舞指尖的移動支付到“即刻響應”的智慧家電,新技術引爆新産業,新業態激發新活力,新模式拓寬新路徑,新消費締造新變革。傳統産業需要充分借助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領先優勢和創新能力,暢通消費端與供給端的對接。

  胡功苗説,他並不用擔心被人工智慧搶了飯碗,因為智慧調度引擎給出的方案雖然能精確地計算出貨型結構、車輛倉位等,但無法判斷天氣異常、車輛故障等客觀因素造成的車輛不平衡,通過人工進行識別反饋可以得出更合理的智慧調度方案。

  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課題組披露,2018年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平臺創造了4082萬個就業機會,同比增長10.89%,其中包括1558萬個交易型就業機會、2524萬個帶動型就業機會。

  2.新技術賦能新市場

  晚上9點,雲南昆明一處普通工廠裏,兩隻狗肆意撒著歡兒。許兆英拼完了一天的玫瑰花瓣,才想起來沒有吃晚飯。自從2015年大學畢業後,她每天與花香為伴。一旦扎進玫瑰花海裏,她常常忘記了時間。

  1993年出生的許兆英和很多女生一樣,一看到花,就覺得很快樂,感嘆于大自然的瑰麗神奇。從傳統的鮮花工廠裏的銷售員到網際網路鮮花産業的創業者,許兆英與十多位90後年輕人一起,獨辟“永生花”的網上銷售路徑,通過網際網路掘金市場。

  相對於傳統的鮮花工廠和普通的網上模式,許兆英的“永生花”在短時間內贏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

  “新消費時代”意味著以消費者為中心重新定義品牌産品組合,重新構建生産、銷售和服務的邏輯和鏈條。消費群體的變化直接關聯到消費的變革。在這個時代,新生代消費者成了消費主力,同時也在移動網際網路空間中佔據著最大的話語權和流量高地。為了融入他們,越來越多的品牌研究年輕一代的生活態度與消費偏愛。

  消費代際更疊、消費地域延伸、消費內容升級……這些新趨勢,標誌著移動網際網路和數字技術推動下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到來。“80後”“90後”群體正成為中國消費“主力軍”。他們的消費主張和個性化需求正引領中國消費,並成為全球消費風向標,這給商家帶來商機。

  90後新生代消費者崛起,成長于物質充裕年代,高度網際網路化的他們,擁有不同於以往的消費觀念與需求。另一方面,80後步入新的人生階段,消費理念更加成熟,消費品質進一步上升,消費偏好也從個人關照開始轉向家庭關照,關注的消費品類型也正在發生變化。

  商務大數據監測顯示,我國網路零售市場發展呈現幾個特點:在品質和服務上更有優勢的B2C模式市場份額達到62.8%,較上年提升4.4個百分點。智慧手錶、智慧音像、翻譯機等智慧産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同比增長超過80%;社交電商、小程式、短視頻等電子商務新模式新業態取得快速發展。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分析指出,創新型産品和服務消費是今年消費結構升級的主要方向,隨著人工智慧、網際網路、雲計算以及大數據技術日趨成熟並應用到傳統傢具、家電和汽車類耐用消費品領域,這些消費品增長空間巨大。

  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費等新的消費理念正在形成,從“面子”消費轉向“裏子”消費,人們開始更加關注能提升生活品質的消費品類,大眾消費進入新階段,主要表現在:

  ——個人生活品質提升:醫藥健康、美容護理等品類快速增長。“健康”這一品質生活的前提開始成為“常識性”需求,新消費群體越來越關注自我生活體驗。

  ——家庭生活品質標準更新:消費者在消費預算中願意為家裝家飾分配更多比例,3C數位類消費品快速崛起。

  ——個性化消費崛起:在新消費時代,為更好的設計買單這一消費理念正在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成為一個重要的消費趨勢。

  ——從本土消費到消費的全球化,線上消費拓展了消費者的選擇範圍,買遍全球,成為中國新消費時代的常態特徵。

  專家同時指出,網際網路等技術創新將服務轉化為可購買的品類,形成了更多服務消費類型,加快了服務性消費的轉向,主要表現在休閒型服務消費成熱點、旅遊産品熱銷、運動健身成為新生活方式。

  3.新業態激發新活力

  今年春節前夕,北京僑福芳草地購物中心的下沉廣場變身非遺手作市集,春聯、剪紙、中國結、印章、京繡等各種傳統手工藝齊聚一堂,非遺傳承人親臨現場,讓人們在逛商場時有了更多文化體驗的樂趣……從單一商品消費到商品和服務消費並重,從簡單流通方式到多種業態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北京已由商品消費主導轉型為服務消費主導,由速度型向品質型轉變,消費升級特徵進一步顯現。今年,北京總消費預計增長7.5%左右,服務消費佔總消費的比重將達到55%左右。

  新技術的突破推動著新産品的出現,還推動著新業態的崛起,比如體驗店、智慧店、無人店,都是為了適應新消費習慣,並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有統計顯示,2018年,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消費佔比已經達到22%。

  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貿易系主任洪濤指出,目前消費者消費習慣正從物質性消費,向精神性、享受性和文化性消費轉變。消費對象既是實物商品,也是服務商品,同時還是體驗性商品,正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2018年消費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繼續提升,但與此同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回落至9%,自2004年以來首次跌破了兩位數。

  商務部市場運作司副司長王斌指出,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規模看,我國目前穩居世界第二位,與美國零售與餐飲業銷售額的差距進一步縮小。我國消費結構升級仍處於上升期,消費規模穩步擴大,消費模式不斷創新,消費升級趨勢不變,消費貢獻進一步增強,消費升級在我國還將經歷較長的發展階段。2019年,消費市場承壓較大,消費增速仍有可能進一步放緩。但我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市場,其中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蘊含著大量的消費升級需求。

  近期,十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推出包括促進汽車和綠色智慧家電消費、深化收入分配改革、加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等24條具體政策舉措,多措並舉促消費,這將對穩定消費發展勢頭,實現今年消費市場良好開局發揮重要的作用。“預計2019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繼續處於平穩較快的增長區間。”王斌表示。

  2019年,增強居民消費能力的大紅包來了,多措並舉促進城鄉居民增收:首先是穩增長保就業促增收,促進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其次是減稅降費促增收,新的減稅政策有效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增強了人們的消費意願。再次是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促增收,確保財政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推動實施技能人才、新型職業農民、科研人員等重點群體增收激勵計劃,研究制定居民增收三年行動方案,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促進新消費還須進一步改善市場消費環境。我國不斷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強化消費領域企業和個人信用體系建設,加強重要商品品質追溯體系建設,加大對銷售假冒偽劣産品行為打擊力度,建立健全旅遊等領域服務和收費的標準,推動便捷支付方式推廣升級,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讓群眾能夠放心消費、便利消費。專家提出,在供給方面要順應市場新變化,多渠道增加優質産品和服務的供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本報記者 張翼)

[責任編輯:黃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