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1日公布的3月份制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為50.1%,比上月回升0.2個百分點,近3個月首次反彈至擴張區間。
同日公布的匯豐3月中國PMI終值為49.6,較初值的49.2有所反彈。而之前渣打的3月份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則由2月的55.6強勁反彈至60.6。
中外機構發布的中國3月份制造業指標均呈反彈態勢,顯示中國經濟宏觀基本面的好轉。但金融機構專家分析稱,中國實體經濟若要延續回升勢頭,或需更多政策的支持。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對中新社記者表示,近期中國各項先行指標表現較差,制造業PMI卻逆勢反彈,主要原因一是春節長假過後企業生產回暖,制造業呈季節性回升;二是在加大基建投資、減稅降費等財政政策,降準降息、定向寬松等貨幣政策的作用下,企業對未來生產的意願轉為樂觀,提振了擴大再生產預期。
“但回升勢頭遠遠低于歷史同期水平,制造業依然難言顯著回暖。預計一季度經濟增速放緩,隨著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二季度經濟可能出現企穩,”周昆平說。
3月份偏重于小型企業的匯豐PMI指數仍低于榮枯線。周昆平稱,大型企業受益于國企改革釋放紅利,“一帶一路”、“走出去”戰略開啟新的發展空間,經營預期回升、發展前景看好,中小企業則面臨融資難、融資貴和經營轉型壓力,需要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創造有利的經營環境。
據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俞平康分析,匯豐PMI樣本傾向于小型企業,吸納就業能力較強的小型企業的指標或成政策加碼的重要參考。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生產的回升更有賴于需求層面的刺激,隨著財政政策的發力,二季度中國經濟將“大概率企穩”,但仍需貨幣層面更寬松的政策來保駕護航。
渣打3月份中國中小企業信心指數(SMEI)較匯豐的PMI樂觀許多,其各分項指數中,經營現狀指數升至近四個月的最高水平,接近2014年三季度創下的歷史峰值;未來三個月預期指數也連續3個月出現上升。
渣打稱,這反映了近期中國央行出臺的多項貨幣政策放松措施對實體經濟的積極影響已開始顯現,“我們最新的中國中小企業調查顯示,二季度中小企業將迎來經營旺季,前景將會進一步改善。”
盡管中國將2015年經濟增長目標下調至7%左右,但大華銀行的最新研究報告仍然看好2015年中國經濟形勢,將今年中國經濟增幅預測定為7.2%。
大華銀行高級經濟師全德健認為,中國“十三五”規劃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經濟和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鑒于2010至2014年的年均經濟增速為8.6%,未來幾年只需確保6.5%至7%的經濟增速便可實現這一目標。(完)
[責任編輯: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