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15日訊(記者 張無) 近日,阿里大手筆投資魅族搶佔移動互聯網硬件端口。對此,小米不久前高達450億美元的公司估值能否實現,遭遇了業界的質疑。
阿里為何鐘情魅族而非小米
近日魅族宣布獲得6.5億美元戰略投資,其中阿里巴巴集團領投5.9億美元,海通開元基金也將投資魅族6000萬美元。這是魅族第一次引入戰略投資者,也是阿里巴巴自上市以來金額最大的一筆投資。
阿里與魅族的合作鋪墊已久。早在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CTO王堅就來到珠海與魅族創始人黃章見面,之後,雙方開始商討入股事宜。10月21日,雙方在北京聯合舉行“一起久久”發布會,推出Flyme powered by YunOS,魅族MX4成為首款搭載基于阿里YunOS底層的Flyme係統手機。據業內人士推算,經過此次融資,魅族目前市場估值約60億美元,阿里巴巴5.9億美元約佔魅族股份的10%。
業內人士認為,不管是主觀因素,還是客觀條件,阿里選擇魅族都有其必然性。阿里巴巴一直把阿里雲OS看做打造移動互聯網新生態係統的關鍵環節,但是這一投入巨大的生態布局進展並不順暢,至今也沒有像淘寶一樣的行業龍頭產品或品牌落地。而較為成熟的魅族品牌,給阿里雲OS提供了優質的載體。從客觀條件看,可供選擇的余地並不大。同時,魅族對資金的需求也促進了雙方意願的達成。借助阿里的雲服務、大數據以及資金支持,魅族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優質和多元的體驗。
反觀小米,剛剛通過新一輪融資,現金流充裕,並不亟需投資。相反,如果阿里投資魅族,可以佔到更多的股份,從而掌握相當的話語權。此外,小米正在構建基于APP獨立平臺控制的“三屏一端”智能家居產業鏈,而且已經初具雛形,這與阿里的APP集群有一定的衝突,所以阿里和小米也沒有充分的合作基礎。
阿里與魅族合作,不僅僅是為了手機
有分析認為,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是各項服務的入口。小米的爆發,就是建立在手機的基礎之上。阿里曾經花大力氣推廣搭載阿里雲OS的智能手機,可惜收效甚微。雖然手機這個入口很貴,但是,阿里這些年布局的鏈條日漸增多,此時投資手機入口,反而是劃算的買賣。進攻是最好的防守,如同最近的微信支付寶紅包大戰,燒錢不是問題,爭搶用戶和移動端入口才是關鍵。同樣,對于阿里龐大的體量來說,貴賤不是問題,能否搶奪硬件入口更加重要。
阿里聲稱,不做任何具體的產品規劃,核心就是做好雲平臺、雲操作係統和服務。最早與美的合作就是在雲服務領域展開,而小米也是借助天貓平臺登上銷量頂峰。阿里希望的是在生態層面影響更多公司。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阿里投資魅族,也是為在零和博弈的物聯網之戰中佔據優勢。近期,小米更多地是著重在智能硬件領域的投資布局。據報道,小米以 MIUI 為中心,憑借小米手機的基礎,陸續推出了智能路由、智能電視、智能手環、智能插座、智能攝像頭,在氣勢上搶佔了先機。有業內人士預計,2015年小米智能硬件的市場佔有率很可能會超過25%。強大的供應鏈管控能力,加上第三大電商的線上渠道,從實力和優勢來看,可能會成為新的物聯網平臺。但是阿里在物聯網領域也早有布局。目前,阿里這邊已經擁有超級 App、渠道(淘寶、天貓)、分銷(1688 網)、芯片模塊(慶科)、眾籌(淘寶眾籌)、雲技術(阿里雲)、金融(支付寶)資源,還與海爾建立了合作。與魅族的此次合作,可以填補此前阿里在移動端口缺少硬件產品落地各項服務的短板,並且與小米在此領域對抗中搶奪更多主動權。
阿里能否與小米爭鋒
據悉,阿里將在電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服務、智能手機係統方面、數據分析及支付等方面為魅族提供資源與支持,魅族將在智能手機係統的推廣、針對硬件和用戶在視覺和交互上的定制化、市場策略、線下銷售渠道方面為阿里提供支持與幫助,從而延伸阿里巴巴的移動互聯網優勢。比如,用淘寶訂一張機票後,手機可以幫你使用快的打車接機。
一位智能硬件領域人士分析,作為終端入口的魅族手機來說,阿里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分析能力同樣也是硬件商需要的資源。而對于像構建智能生態的阿里巴巴,魅族之後,未來很可能還將入股上遊的芯片商、方案商,以及下遊的手機廠商、電視機廠商、可穿戴設備商等。
魅族科技總裁白永祥透露,“魅族想從單一的智能手機領域拓展到整個生態圈的戰場”。獲得6.5億美元的投資後,原本只有一塊手機業務的魅族有可能向其他智能硬件拓展。
有分析認為,小米在大數據和雲服務的領域處于短板狀態,如果不能及時補上產品上的不足,在此次與阿里的零和博弈中,強敵襲來,處境難料。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