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月31日電(記者陳諾、馮國棟)面對多地出租車運營秩序出現混亂、部分城市叫停“專車服務”引起廣泛爭議,交通運輸部近日回應稱,將“進一步研究出租汽車行業定位、經營權管理、運價形成機制等各種因素,盡快形成改革指導意見”。這一表態,傳達出主管部門正視行業問題、回應群眾關切、著力推動出租車行業改革的明確信號。
伴隨著改革開放發展起來的出租車行業,近些年來一直因其市場化步伐滯後于不少其他行業而廣受詬病。特別是在某些城市,甚至形成了人口十年來增長幾倍、出租車數量卻幾乎不增加的極端現象。出租車數量與人口配比不夠科學,“份子錢”居高不下等問題,不僅令從業者意見很大,廣大市民也因“打車難”而頗有怨言。尊重市場規律,深化行業改革,維護出租車行業的正常運營秩序,是相關各方的共同願望。
盡管公眾要求推動出租車改革的聲音喊了多年,然而進展總顯得緩慢,甚至一些地方的改革動作花拳繡腿、隔靴搔癢,只作政策外圍層面的修修補補。對于公眾關注的改革“份子錢”政策,以及完善出租車準入制度,始終沒有根本性動作。
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最為根本的是要敢于觸摸行業“痛點”,勇于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掃除阻礙改革推進的利益羈絆。比如,在出租車行業定位上,它到底應該是一種便民利民的出行方式,還是應該如某些地方所聲稱的是必須高于公共交通的行業形態?在經營權管理方面,是將出租車經營權固守在既有者手中,繼續保護行業專家所稱的“壟斷市場”,還是應該允許社會力量有序進入、正當競爭?對于適應運輸市場多樣化、高品質需求的“專車服務”等創新舉動,是以開放的心態允許它們逐步發展完善,還是百般阻撓甚至手起棒落一棍子打死?這是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躲不過、繞不開的重要問題。
深化出租車行業改革,社會公眾的期待由來已久,改革的意願也比較強烈,決不能在拖延當中錯失良機。民意所指,就是改革著力點所在。主動聽取民意,摸清地方實情“家底”,統籌各種需求,才能找準利益平衡點,推動出租車改革邁出穩健步伐。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