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會有下一次嗎?”成品油消費稅調整消息一經發佈,很多人都發出了這樣的疑問。伴隨國際油價的持續下跌,不排除再度調整成品油消費稅的可能性。但1個多月時間內,這一稅種連續三次上調,其背後的政策信號引起人們關注。
信號一:油價“任性跌”但消費不能“任性”
細數最近的三次調整成品油消費稅,一個共同特徵都是利用了國內油價下調的“窗口期”,也就是説油價的下跌為成品油消費稅調整提供了窗口。
“三次調整釋放出一個重要信號,油價可以‘任性跌’,但傳統石化能源消費卻不能‘任性’。”財政部財科所所長劉尚希説,目前國內能源資源依舊處於短缺,不足以支撐“敞開口”的能源消費。
環顧全球,本輪國際油價下跌已持續20多周,而且無反彈跡象。業內人士分析,受我國原油進口渠道狹窄、原油進口受制於人、以及遠洋運輸能力不足等諸多因素影響,油價暴跌並沒有改變我國長期石化能源需求旺盛與可持續供應不足的矛盾。
劉尚希説,消費需求增加、能源使用效率低等原因也加劇國內能源資源短缺。2013年我國能源消費量佔全球22.4%,但單位GDP能耗卻是美國的3.5倍、日本的7倍,也高於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加劇了對能源安全的威脅。此外,要實現永久的“APEC藍”,也需要通過引導成品油消費,抑制機動車數量的快速增長。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