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房企"雙11"最大單吸金28億 方興單日銷售近43億

2014-11-13 09:03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原標題:房企"雙11"最大單吸金28億 方興單日銷售近43億

  天貓38分鐘實現100億元業績,方興地産24小時實現42.68億元銷售額,雖然兩者之間差距很大,但對於首次觸網行銷的房地産行業來説,除了傳統的“金九銀十”線下銷售旺季外,另一個行銷節點誕生,而行銷方式也在變革,開始向O2O轉型。

  不得不説,今年的“雙十一”,萬科、遠洋以及方興地産等傳統房企積極加入戰局,上百億元的貨值,數億元的優惠,甚至讓其實際達成的銷售額接近原來預期的兩倍。對此,方興地産向記者表示,“雙十一”有可能成為公司促銷的常態化“銷售嘉年華”。事實上,多家房企都有此考慮。

  不過,同策諮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認為,樓市年底出現“翹尾”行情是事實,但這並不代表已經回暖,也不意味著開發商資金面不再緊張。實際上,開發商打雞血“衝量”是難以保住利潤的。

  方興“雙十一”

  單日銷售近43億元

  “24小時銷售42.68億元,這一銷售額確實是11月11日當天完成的。”方興地産相關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公司全國11個樓盤參與“雙十一光碟節”促銷,其中,某公司購入了上海星外灘項目一棟樓,成交額為28.2億元,是房企“雙十一”最大單;而單套最大單則是以6319萬元成交的北京廣渠·金茂府一套商鋪,且為個人購入;此外,北京地區4個樓盤成交額為5.77億元;蘇州、青島單個項目成交額均為2億元;重慶、寧波等城市交易額則相對較小,均不足5000萬元。

  “4400套房源參與公司的‘雙十一光碟節’促銷活動,總計優惠金額達3.3億元。”方興地産相關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這次促銷戰籌劃了近半年時間,但活動僅持續11天。

  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多方跨界合作,線上推廣,線下成交,多家房企正在從銷售端口切入,以O2O模式打開房企擁抱網際網路的局面。據悉,方興地産此次優惠的3.3億元

  以折扣、眾籌,到贈送特斯拉,做金融服務等方式讓出利潤。其具體操作方式包括:項目現場抽取“100元秒變50萬元”大獎、100元眾籌30萬元購房優惠券、5折秒殺一套房等。

  “一方面依託網際網路的垂直行銷,通過折扣、贈送等多種優惠方式,直接讓利給購房者;另一方面通過與滴滴打車、特斯拉等多品牌聯動,轉化其他品牌的客戶資源,拓展客戶渠道。”樂居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陳克逸認為,房企參與“雙十一”,打破了樓市傳統淡旺季,開創樓市銷售新週期。

  多家房企觸網

  搶食“雙十一”蛋糕

  “整合資源、分享資源、跨界行銷、金融導向、網際網路思維、集團軍作戰、合夥人制度,這些都將是未來房地産行銷探索實踐的方向。”方興地産行銷相關負責人如是稱。

  事實上,萬科、遠洋、富力、保利等多家房企今年都開始積極地擁抱網際網路,即使從行銷端口切入,搶食“雙十一”市場蛋糕的傳統房企也並不是僅有方興地産一家。

  我愛我家網新房頻道集結了業內43家知名開發商,攜手62個北京及大北京區域項目促銷。而對於個別大型房企來説,單個項目通過“幾萬元抵幾萬元”的電商式賣房或許並不能滿足其業績重壓下的“急迫”心態。

  據記者了解,萬科聯合阿裏,在天貓開闢“雙十一”購房專區,將108個樓盤以8.9折銷售;招商地産與招商銀行進行合作,推出積分買房活動,1000元招商銀行積分,可以兌換指定樓盤的10000元購房現金抵用券;而遠洋地産宣佈與京東金融展開網際網路金融眾籌,通過支付11元或1111元,便可參與1.1折購房的抽取資格。

  事實上,在這場“雙十一”促銷戰中,無論是品牌傳播、增加客戶量,還是銷售業績,各大房企均有所斬獲。

  據《證券日報》記者從遠洋地産獲悉,遠洋地産此次拿出了11套房1.1折銷售,總貨值為718.2萬元。截至2014年11月12日零時,參與眾籌“購房資格”的人數約為18萬人,眾籌金額達1220.83萬元,為京東金融眾籌的最大單。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讓利1億元,還是讓利3.3億元,多家房企積極觸網促銷的背後動力,無疑是今年前10個月銷售額的不給力。正如張宏偉所示,年底出現“翹尾”行情背後蘊含著開發商更多的窘境,包括年底衝量階段利潤率難保、資金鏈緊張等。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