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0日電(記者彭源)眼下羊絨製品市場不斷升溫,但在看似火熱的銷售旺景背後,羊絨製品暗藏著由盲目壓價所引發的品質縮水問題。專家表示,在品質上動“歪腦筋”的商業行為要不得,在價格與品質之間尋找平衡點才是煉就好商品的必經之路。
羊絨製品:低價引發低質亂象
“大酬賓,原價千元的羊絨衫,現在只賣幾百元!”近日,在呼和浩特市一些羊絨賣場中商家紛紛推出促銷活動。
記者走訪中發現,在數十家本土羊絨品牌中,除鄂爾多斯、昭君、鹿王等少數知名品牌折扣較少外,以大幅削價為賣點的商家佔據絕大多數,其中以3-5折的低價出售極為平常。雖然品牌名稱各不相同,但在每件服裝的標簽上都能找出兩點共性,一是産品原價均在千元以上,二是羊絨含量均標注100%。
在一家名為“碧雪融”的品牌店中,記者發現羊絨衫售價僅280元。導購員説:“小品牌其實就賺點加工費,比起網上的貨,我們的價位還算高呢。”
記者從淘寶網中搜索“羊絨衫”,售賣的商家有上千個,價格參差不齊,300元以下的商品能找出不少,而這些商品的標簽上也同樣註明著羊絨含量100%的字樣。
據業內人士透露,當前無毛絨原料的價格最低售價60萬元/噸,高端原料甚至飆升至100萬元/噸。按一件羊絨衫300克計算,不計生産成本,僅原料所花費的最低價格就近200元。
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和內蒙古消費者協會相繼發佈資訊,在對全國電子商務領域和呼和浩特市大型購物中心抽查數據顯示,羊絨製品是暴露出品質問題的重災區,不合格率均超過30%。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