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末,國家外匯儲備餘額為3.89萬億美元,相比第二季度的3.99萬億美元減少了1000億美元的規模,這也是繼2012年第二季度之後首次出現的外匯儲備季度縮減。數據一齣,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專家表示,外匯儲備增速放緩是市場運作的結果,未來外匯儲備增減交替將成常態。
儲備過多是個大包袱
擁有大量的外匯儲備是提高一國抵禦外部金融風險和增強國際清償能力的需要,然而鉅額的外匯儲備給人民幣也造成了巨大的升值壓力,限制了我國宏觀調控的自主空間。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表示,外匯儲備積累到了一定程度後,負面影響會顯現出來,主要是通脹壓力、資産價格上漲壓力。外匯儲備過多也會導致經營管理難度加大,在動蕩的國際金融市場裏面臨較大的風險。
此次外匯儲備為何意外“瘦身”?“有一部分減少是由投機性資本向外流動導致的。現在經濟上行壓力較大,而美國又有加息可能,比較之下不排除有熱錢流出的可能。但從理論上來講,外匯儲備的減少主要還是因為這兩年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不斷增多,同時國內央行等政策機構的導向也是鼓勵企業和居民更多地持有外匯,從而使國家外匯儲備規模有所減少。”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對本報記者表示。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對本報記者表示:“事實上,三季度我國外貿順差在大幅增加,外商直接投資(FDI)也是凈流入,同時人民幣匯率在升值,上述三大因素導致國際資本呈凈流入狀態。外匯儲備減少的根本原因在於,近期我國加快了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增強了企業和個人持匯用匯的主動性和靈活性,藏匯於民、藏匯于企的效果正在顯現。”
多管齊下為外儲減肥
“外匯儲備的優勢和風險要分開來認識,不能單一化或者絕對化。現在我們的外匯儲備方面主要是效率不足和效率發揮不夠的問題,而不是説外匯儲備就不重要。在發展中國家,外匯儲備無法得到最有效利用是一個必然的階段。目前的關鍵在於怎樣將我們的外匯儲備用到投資市場中去,獲得最大效率。”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亞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她認為,當下中國的貨幣一旦升值就可能過度,一旦貶值又面臨恐慌,市場相對來講脆弱性較大,因而首先要解決的是貨幣穩定的問題。央行未來在配置外匯儲備方面可以根據利率回報的狀態進行應對,利用多元化的投資手段發揮外匯儲備的優勢,進行合理的配置。
郭田勇則分析稱,對於外匯儲備可以分類對待,在居民和企業的持匯需求優先滿足的前提下,為了保證我們自身的貨幣穩定,對那些對我國經濟可能形成衝擊的、資本項目下大規模的熱錢流動,還是應該予以監管,進行合理的引導。
專家普遍認為,需從“控制流量”和“盤活增量”兩方面入手解決外匯儲備過多的問題,即一方面鼓勵對外投資,完善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對外匯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在國際收支趨向平衡以後,外匯儲備增減就會逐漸趨向平穩;另一方面則是對我們既有的外匯儲備資産創新運用渠道和方式,提高外匯儲備資源的使用效率,創新管理模式。
未來適度減少不是壞事
事實上,一國持有多少外匯儲備算是合理水準,國際和國內目前都沒有統一的標準,需綜合考慮本國的宏觀經濟條件、經濟開放程度、利用外資和國際融資能力、經濟金融體系的成熟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就曾指出,我國外匯儲備大幅增長的階段已經基本過去,外匯儲備增速的放緩,完全是市場運作的結果。
“以前人民幣不能出境,我們希望能夠增加人民幣的國際影響力。現在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發展,人民幣本身有一個向外走的趨勢,從這個角度來説外匯儲備是可以下降一部分的。”郭田勇表示。
趨向平穩的態勢也側面反映了外貿和人民幣匯率的逐漸趨向平衡。譚亞玲分析稱,由於外商對華投資面臨著一個下降的趨勢,因此我們更需要主動“走出去”。長遠來看將外匯儲備分散到千千萬萬的企業和居民手中,讓他們自主投資,比都“放在一個籃子裏”要更加合理。
“外匯儲備應該不會單邊持續減少,有增有減或將成為新常態。顯然,外匯儲備過多了是負擔,太少了也不利於宏觀經濟金融市場的穩定,保持合理的規模至關重要。”周景彤説。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