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報記者 李麗
相比去年電影國慶檔的冷清,今年可謂大豐收。整個大盤在長假七天共收穫10.8億元票房,其中前四天便已破了去年整個國慶檔的票房紀錄,而2013年內地市場全年217億元的票房數字也在這個國慶檔期間被提前打破。
不過,整個“史上最強國慶檔”受益最大的影片卻只有一部——寧浩執導的《心花路放》。該片在國慶前一天公映,至長假最後一天共收穫票房7.57億元。這並非什麼“黑馬”,因為早在國慶檔開始之前,已有不少業內人預測此片將是國慶檔的贏家。如今事實擺在眼前,當今中國電影市場的規律由不得你不承認:檔期影響勝負,類型決定命運。
《心花路放》:不是最好的,卻是最賣的
寧浩的公路喜劇片《心花路放》集結了黃渤和徐崢兩大笑匠,三人的名字已是票房保障。影片公映後,票房幾乎以1天1億元的速度瘋漲,輕鬆刷新了去年《狄仁傑之神都龍王》6億元的國慶檔史上最高票房紀錄。此外,該片還是華語片首周票房第一名,華語片總票房第五名,華語片中最快破2億元、3億元、4億元、5億元、6億元票房紀錄……各種成績叫人眼花繚亂。片中女主角之一的周冬雨也因此加冕“90後票房女王”。
票房好不好有目共睹,口碑好不好則另説。影片豆瓣評分7.2,遠不及同期陳可辛8.5分的《親愛的》。劇情的雙線發展最受詬病,雖然也有文藝青年表示看懂了影片搞笑背後隱藏的滄桑,但説片子大賣女色、粗口、艷遇等爛俗噱頭的聲音同樣很多。還有觀眾説:“看完《心花路放》,我要向韓寒道歉,現在我覺得《後會無期》其實還是挺好看的。”但不管怎樣,片子就是大賣。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心花路放》就是勝在類型,“好不容易放個長假,觀眾就想看點喜劇片輕鬆一下,就這麼簡單”。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