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小夥子龔茂君從來沒見過自己的“房地産經紀人”資格證書。證件需要續期時,沒人通知他到場;離開賣房子這一行時,也沒人把證還給他。
事實上,自打2010年他通過這項職業資格的認定考試後,證書就一直握在他當時供職的地産仲介公司手裏。
雖然全國各地規定不同,但只要開設地産經紀公司並接受年審,就必須有“房地産經紀人”資格證書坐鎮。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有證的不幹活兒,幹活兒的都沒證”。龔茂君的一個同行,把證件“租”給一家公司,幹收錢。而公司裏真正負責業務的,幾乎都是無證上崗。
“説白了,這張證和我的實際工作沒啥關係。”龔茂君坦言。
2014年8月12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取消和調整一批行政審批項目等事項的決定》(2014年第27號,下稱“27號文件”),取消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龔茂君的“房地産經紀人”就在其中。
“它唯一的功能就是一段大學回憶”
與龔茂君類似,某省會城市地方稅務局分局幹部李承志考過的“註冊稅務師”認定最近也被取消了。
同時被取消“許可和認定事項”的職業資格還包括,品質專業技術人員、土地登記代理人、礦業權評估師、國際商務專業人員、註冊資産評估師、企業法律顧問、水利工程品質與安全監督員和品牌管理師。
有專家解讀,在最先削去的“11道門檻”中,有的缺乏法律依據,有的毫無準入必要,有的不僅在現實的就業環境中缺乏説服力,還催生出尋租空間。
兩周前,李承志收到朋友發來的微信,“取消註冊稅務師許可和認定”,他驚訝了幾秒鐘,然後特意上網確認了一下。
回想考“注稅”的那兩年,李承志直言“累得夠嗆”,老婆孩子也一堆意見,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他回憶,2011年,市局聲音傳來,要求每年每個分局至少要有一個人通過“注稅”考試,過者有獎,領導只好動員那些年富力強的稅務工作者去考試。儘管連在分局幹了20多年稅務工作的副局長,也沒有考過這個證。
根據李承志的説法,和註冊會計師相比,註冊稅務師在對稅法的把握上更嚴格、更專業,但在“準入資格”的許可和認定上,只有政策依據,沒有法律依據。
如果説無法可依的“注稅師”資格在稅務領域還算是塊硬招牌,那麼有些資格證則與行業無關,而是與另一些利益捆綁在一起。
眼下,在上海一家公司從事外貿工作的徐晗正在備考“國際商務師”。對她來説,這個職業資格既不是“敲門磚”,也不能“漲工資”。
據她介紹,國際商務師是國際商務專業人員職業資格的一個類別,在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它是用來加薪、得獎和參評中高級職稱的,而在企業,它基本沒什麼作用。
徐晗並不知道的是,今年6月4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討論研究取消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詢問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鍾山:“‘國際商務專業人員’是做什麼的?鍾山,你有這個資格許可嗎?”
鍾山搖了搖頭,會場頓時響起一片笑聲。總理也樂了:“你可是我們的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啊!連你都沒有資格,這個資格許可不是莫名其妙嗎?”
儘管沒有證書照樣能上崗,從去年開始,為了考到這張“證”,徐晗還是把剛滿1歲的孩子送回老家,下班就鑽進圖書館看材料,考前還以扣工資為代價特意請假復習。這都是因為,在上海,這張“國際商務師”資格證是相關職業從業者實現“居轉戶”的必要條件之一。
“如果不是真的為了學知識,那麼考這個證的理由,就基本和本職工作無關了。”和徐晗同屬一個備考QQ群的一位網友稱,自己在海關工作多年,純粹為了評上“中級職稱”才報名考試。
比起這些多少有實際作用的“資格”,還有一些“證”,在持證者看來,“只比廢紙多了點兒回憶”。
“説實話,我覺得這個證早該取消了。”在山西從事建築工程行業的曹曉龍説的是“品質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
2010年,學習“工商管理”的他還沒大學畢業,就在老師的要求下,和全班同學一起考了“品質專業技術人員”的一個類別——“註冊品質工程師”。但畢業前夕,他在招聘會、面試和網路資訊中發現,沒有一家單位的招聘條件裏出現這個證的大名。
根據曹曉龍的回憶,當時全班30多名同學,每人都購買了考試機構提供的“參考書”,等看到卷子,他發現“特水,好多都是原題”,於是輕鬆拿下。
在此後的4年裏,這張證書一直靜靜待在曹曉龍的抽屜底層,從未被使用過。“它唯一的功能就是一段大學回憶。”這個還帶著點兒學生氣的大男孩如今説,“發證單位不負責任,連字都印歪了。”
誰能最終留在行業中,當上佼佼者,那就要比水準、拼能力,最終讓市場説了算
在被取消的11項職業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中,註冊稅務師一項引起的反響很大。
在數個“注稅”備考QQ群裏,猜測和討論從6月一直持續到8月,每天,都有已經考過、正在復習和剛剛報名的網友在群裏發問:之後的考試還進行嗎?拿到的資格還算數嗎?
“只是取消‘準入資格的認定和許可’,又不是取消這個職業,不用太擔心。”李承志表示。
8月13日,也就是國務院發佈“27號文件”的第二天,中國註冊稅務師協會網站就在主頁中心位置挂出一篇題為《正確理解國發27號文件關於取消註冊稅務師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的文章,強調註冊稅務師行業立法工作正在進行,同時,中稅協將配合國家稅務總局,將“註冊稅務師”從職業準入類調整為水準評價類職業資格。
同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關於做好國務院取消部分準入類職業資格相關後續工作的通知》,提出“搞好政策銜接和平穩過渡,維護專業技術人才的合法權益”。
根據這份通知,取消的房地産經紀人、註冊稅務師、土地登記代理人、礦業權評估師、註冊資産評估師等5項準入類職業資格調整為水準評價類職業資格。
“我贊成!!!”在QQ群裏,正在備考註冊資産評估師的網友黃薇打出了3個大大的感嘆號。在她看來,國務院的初衷是為了簡政放權,去掉準入門檻,搞活經濟,作為經濟學科班出身的一員,對此她非常認可。
中國資産評估協會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表示,“這是去行政化,還原資産評估專業服務本質的關鍵一步”。他們認為,資産評估行業在這次改革中被“率先垂范”,體現了政府對該行業的信任和支援。
根據他們的理解,註冊資産評估師的設置依據只有《註冊資産評估師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這樣的部門規章,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依據,因此才被第一批取消。
中國資産評估協會一位發言人介紹,國際評估百年曆史,各國對評估師的管理大多沒有行政許可,主要靠行業協會的自行授予、自發牌照,一樣得到市場認可,關鍵在於執業能力、執業水準和報告品質。“姓什麼不重要,做什麼才重要,怎樣做更重要,咱們正在和國際接軌!”
“凡是考過註冊稅務師的,都有一部‘血淚史’!”李承志表示,但他同樣認為,應該“把該市場決定的事,還給市場”。也就是説,削去“準入”這個門檻,讓有志者都能進入行業,但誰能最終留在行業中,當上佼佼者,那就要比水準、拼能力,最終讓市場説了算。
讓用人單位破除“迷信”,更看重能力和經驗
雖然直到面臨被“取消”的命運,“房地産經紀人”資格還是沒給四川小夥子龔茂君帶來任何收益,但在過去的十幾年裏,和這張證類似的不少職業資格認定和許可,已經為個人、某些發證單位和一些考試機構帶來巨大的利潤。
在上海,一家房産仲介門店通常需要3到5張“房地産經紀人”執業資格證書,而門店“租”這些用來裝扮門面的證書每月都要花費上萬元。
與此相反的則是“企業法律顧問”,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企業壓根兒不管你有沒有這張紙,遇到糾紛和麻煩,要靠實力説話,有證也沒人請的律師大有人在。
四川姑娘盧琴想換份更好的工作,雖然一直在從事財會行業,但她認為“最起碼也得有個‘注稅’才敢去理想的單位應聘”。儘管她也知道,大部分律師事務所對這個資格沒有硬性規定,但她堅持認為,有證才更有把握。
“這不是我‘迷信’,是行業內不成文的規律。”盧琴説,如今她正在全天候復習備考。
在群裏看到“27號文件”那天,盧琴又驚喜,又擔心。一方面,她期待這份文件能夠讓用人單位破除“迷信”,轉而看重她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經驗,但另一方面,她又擔心,自己在“考證”方面的投入,將會白費。
“您先報名學習2014年的課程,2015年最新大綱一齣來,我們會馬上向您提供。”一家大型“注稅師”培訓機構的諮詢人員自信滿滿地表示。事實上,在取消“註冊稅務師”資格認定的背景下,這家培訓機構課程費用,較之去年還漲價了。
中國資産評估協會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已報名的考試時間、內容,已取得的資格證書處理,未來的職業資格評定,眼下都還沒有定論,“需要人社部説了算”。
剛剛過去的週末,龔茂君在網上加入了一場“取消‘房地産經紀人’資格認定”的討論。他關心的話題是,既然原來的門檻被國家削掉了,那麼公司是不是能把證還給他了。他並沒有指望這張“紙”能給他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只想“做個紀念”。(記者 秦珍子)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