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上半年經濟半年報陸續出爐,在國家“微刺激”政策引導下,各地啟動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等多項措施,多數省份上半年GDP增速較一季度回升。
本報記者選取三個地方作為樣本,分別是:以10.9%的增速領跑全國的重慶,以8.9%穩健前行的江蘇,因艱難轉型而以4.8%的增長速度落在最後的黑龍江。
三地的發展折射出中國經濟怎樣的軌跡和增長“亮點”?
重慶10.9%:從領跑者的動力看西部的外貿潛力
2014年6月14日下午,首趟“渝新歐”回程公共固定班列抵達重慶。這趟回程班列從德國杜伊斯堡車站開出,經過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最終到達重慶團結村,其間歷經了4次轉關和兩次換軌,全程運作11000公里。
開通“渝新歐”回程公共固定班列,是提升“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綜合競爭力的重大舉措。
據了解,首趟回程公共固定班列搭載的貨物是長安福特公司的汽車零部件,單箱最大貨值約35萬歐元,專列總貨值500多萬歐元,包括變速箱、電子轉向機、動力轉向泵等關鍵汽車零部件。
7月21日,重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宣佈,上半年,重慶實現地區生産總值6440.51億元,同比增長10.9%,增速位居全國第一。
數據顯示,上半年重慶實現進出口總值2674.89億元,同比增長41.8%,較全國平均水準高42.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總額1668.28億元,進口總額1006.61億元,分別增長27.1%和75.4%,增速比全國平均水準分別高28.3和76.0個百分點。
“中西部地區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得益於近年來中西部地區加快了開放的步伐,國家也提出擴大內陸和沿邊地區開放。”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指出,“同時,隨著國內製造業梯度轉移的加快,原先在一些沿海的製造業不斷地向中西部進行梯度轉移,不少加工製造型的外貿生産企業將産能逐步轉移到內陸省份,客觀促進了中西部省份對外貿易的快速發展。”
全國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中西部地區的18個省區市合計進出口1.6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了17.5%,表現好于同期全國的總體水準。從出口方面來看,重慶、四川、江西、廣西和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出口增速分別為27.1%、9.4%、8%、42%和24.4%,明顯高於同期我國出口總體增速。
[責任編輯: 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