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張雯 發自北京
經歷了長達一年多的轉型調整期,餐飲業在二季度出現轉機。
7月21日,中國烹飪協會發佈《2014年上半年餐飲市場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在經濟企穩的背景下,全國餐飲市場也呈現緩慢回升態勢,全年回雙增長可期。
數據顯示,2014年上半年,全國餐飲市場穩步回升趨勢明顯。1~6月份,全國餐飲收入12989億元,同比增長10.1%,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4個百分點。相較一季度,二季度增長明顯加快,增速重新回至兩位數。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收入3773億元,同比增長2.9%,一改去年以來持續的負增長頹勢。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認為,限額以上餐飲企業二季度增速大幅高於一季度,轉型成效開始顯現,但餐飲市場運作具有波動性和敏感性,回歸市場、回歸理性所取得的效果仍需進一步檢驗。
業內分析人士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餐飲業已經用了一年多的時間進行洗牌,而得到政策支援的大眾化餐飲服務將是未來拉動餐飲業增長的主流,預計下半年政府將繼續通過財稅政策促進餐飲業結構調整。
餐飲市場兩極分化
上半年的餐飲業市場,呈現出兩極分化的態勢。
仍處於陣痛期的高端餐飲與生機勃勃的大眾餐飲形成鮮明對照。受困于巨大的經營壓力,“中國民營餐飲第一股”湘鄂情開始“去餐飲化”,欲逐步剝離餐飲業務,轉而進軍新媒體和大數據産業;小南國削減了公務消費業務,業務重點也在向大眾化品牌“南小館”傾斜。
另一方面,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的大眾化餐飲進一步得到市場認可和歡迎。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從餐飲行業整體消費來看,大眾餐飲佔據主流,約佔70%~80%的比重,去年整體餐飲出現9%左右增長,是由於大眾餐飲的快速增長抵消了部分高端餐飲的負增長,並且還拉動了整個行業增長。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認為,大眾化餐飲是上半年推動整個行業企穩回升的中流砥柱,以上海為例,以早餐為主的大眾化市場保持旺盛態勢,剔除投資拉動後也保持了10%左右的增長。
但多數市場分析人士認為,無論是大眾餐飲還是高端餐飲,隨著房租、人力等成本的上漲,餐飲業已無可避免地步入“微利時代”。據調查,當前餐飲企業的上座率要達到125%才能保本,而之前僅為75%即可。
《報告》認為,2014年以來,餐飲市場開始軟著陸,企穩回升之勢明顯。隨著市場競爭逐步加劇,餐飲業需要針對市場需求變化不斷調整,進一步探索轉型發展,積極應對出現的新問題,創新進取,以期走出困境。在宏觀經濟平穩運作、穩中有進的市場大環境以及國家扶持政策出臺的背景下,預計整個餐飲行業發展有望持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限額以上餐飲繼續維持正增長。
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
2012年底,“八項規定”、限制“三公消費”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對餐飲尤其是高端餐飲業帶來了嚴重衝擊。經濟放緩、禽流感效應,更使眾多高端餐飲企業遭遇門庭冷清、入不敷出的困境。
2013年年報顯示,全聚德去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13%,凈利潤下降27.62%;湘鄂情則在2013年虧損5.6億元,營業收入同比下降41.19%,也是其歷史上虧損最為嚴重、經營最為困難的一年;小南國的狀況同樣不容樂觀,2013年營收13.86億元,雖然同比增長4%,但凈利潤下滑99.4%,當年關閉8家經營不佳的門店。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01~2011年,除2003年非典特殊時期,全國餐飲收入快速增長,增速保持在15%~20%之間。2013年,全國餐飲收入2.5萬億元,同比增長從上年的13.6%下挫到9%,增幅創21年來的最低值。其中,年營業額200萬元及以上的高端餐飲企業受挫最為嚴重,出現了近年來的首次負增長,同比下降1.8%。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高端餐飲業收入普遍下滑超過20%,二、三線城市平均降幅更是超過30%,而全國餐飲企業的月倒閉率高達15%,整個餐飲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陷入了2000年以來除非典時期以外的最低潮。
在餐飲業步入低谷調整期後,政府出手引導結構調整。6月初,商務部出臺了《關於加快發展大眾化餐飲的指導意見》,擬用5年左右的時間發展大眾化餐飲服務體系,並使大眾化餐飲佔全國餐飲市場的比重由現在的80%提高至85%以上。
中國烹飪協會分析認為,預計各地政府及商務部門會加快制定支援大眾化餐飲發展的財政、稅收、金融政策,促進餐飲行業結構性調整。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