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發改委急破電改僵局 行政干預多利益難平衡成難點

2014-06-06 08:41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期,國家發改委密集召集發電企業與權威專家召開座談會,徵求對電力體制改革(電改)方案的意見。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電改有望進一步向前推進。

  上證報記者昨天從多個信源證實,國家發改委體改司于本週三和下周分別召集發電企業與權威專家召開座談會,徵求對電力體制改革(電改)方案的意見。此前,針對電網公司的座談會已開,接下來還將陸續徵求地方政府意見。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電改有望進一步向前推進。對此,相關電力企業和了解電改進展的專家告訴記者,目前徵求意見的方案與之前陸續披露的內容變化不大,未來的推進速度要看市場的核心作用能否配套。

  電改停滯10餘年後重啟

  事實上,中國電力體制改革從上世紀80年代初便啟動,新一輪電改則從2000年開始大範圍討論,2002年便頒布了被業內稱為“5號文”的電力市場化改革方案。當時,方案提出政企分開、廠網分開、主輔分離、輸配分開、競價上網的電力工業改革方向,要求打破壟斷,引入競爭,建立社會主義電力市場經濟體制,力度可謂空前。

  然而,10餘年過去了,電力體制改革卻“雷聲大、雨點小”。直至去年,相關層面終於開始不斷釋放出要加快電改的信號。今年4月18日召開的新一屆國家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上,最高層定調電力體制改革方向,具體表述為“推動供求雙方直接交易,提供更加經濟、優質的電力保障,讓市場在電力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

  5日,多位知情人士向上證報記者證實,目前由發改委體改司主導的電力體制改革方案確在徵求各方意見,包括最近正在徵求西北五省政府的意見,可能涉及的改革內容則包括大用戶直購電、售電側以及輸配電價等方面。進度來看,從徵求意見到正式出爐還需一段時間,但預計方案與此前陸續披露的內容相比不會有很大變化。

  “事實上,分別向電網、發電企業、地方政府、專家徵求意見,就是有關方面力圖突破電改僵局、協調各方利益的證明。”一位知情人士説。

  據他介紹,電改實質上包含縱向、橫向切分這兩套方案。前者是根據電網層級分割,將輸配電網/開,輸電歸電網、配電歸地方;後者是在現有區域網基礎上,進行橫向切割。兩種模式背後,都有其理論、實踐及利益群體的支撐。

  目前看來,縱向切割有助於厘清輸配電成本、削弱電網壟斷,但也存在或大幅增加交易成本、埋下安全穩定隱患等問題;橫向切割阻力相對較小,但不能解決中國電力體系所面臨的根本問題。

  為此,漸進式改革最有可能,即在保留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基礎上,調整其權力、理順電價體系。具體而言就是推出直購電,在發電、售電等可競爭領域引入競爭。此舉有助加強服務,提高效率。

  而處於電改風暴中心的國家電網公司則對此不予置評。

  行政干預多利益難平衡成改革難點

  曾參與“5號文”起草的一位權威專家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電改經歷十二年輪迴,之所以遲遲不能推進,是因為各方利益很難平衡,在決策層內部也沒有形成統一意見,尤其是牽涉民生的電價問題,擔心一旦放開,影響重大。

  以壟斷電力輸配售多年的國家電網公司為例,近期推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其對民資開放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施和分佈式並網工程兩大領域,都屬於盈利模式尚不成熟的産業,並不涉及其輸、配、售的核心業務,對比中石油、中石化兩大油氣巨頭放開其管道或下游銷售核心資産,改革的力度明顯不足。

  華電集團公司企業管理與法律事務部主任陳宗法同樣認為,市場化程度低、非公經濟地位低、政府干預力度大等因素嚴重影響了電價信號對電力投資、供求關係、資源配置、節能減排的引導作用。他認為,未來電改最有可能的思路是以市場化改革為原則,在廠網分開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競爭性的發電、售電業務與自然壟斷的輸配電業務分離,即以輸配一體、網售分開作為新的突破口。

  發改委電力市場改革研究專家組成員、華北電力大學能源與電力經濟諮詢中心主任曾鳴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用戶直購電之所以推了十幾年成效不大,與包括政府管理、審批機制等在內的市場環境不配套有很大關係。本輪改革推進速度也要看市場的核心作用能否配套。

  在專家看來,目前新的挑戰是在大氣污染治理的背景下,節能減排成為首要任務。節能環保要求提高新能源比重,而新能源發電過高的成本與市場化降低電價有矛盾。(記者 姜隅瓊 王文嫣)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