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同業業務飆升累積的風險,正在引起監管層的高度關注。從坊間盛傳銀監會即將下發規範銀行同業業務的“9號文”,到央行副行長劉士余日前明確表態“要下定決心整頓金融同業業務和各類理財業務”都表明,一場嚴格整頓銀行同業業務的監管風暴不可避免。
“山雨欲來”同業監管或出重拳
5月10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在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公開表示,要下決心整頓金融機構的同業業務和各類理財業務。“否則的話,極易把我們的投資者,包括社會公眾導向追逐短期高利,不追求長期回報,對資本市場的發展産生極大的溢出效應。”
與此同時,央行在4月29日發佈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4)》中,同業業務存在發展不規範、規避監管、期限錯配增大和資訊不透明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效果,存在風險隱患。報告警示,金融機構間資金聯動性增強,部分同業業務通過多層“通道”包裝,結構複雜,資金劃轉頻繁,造成金融機構整體資産規模虛增,一旦某個環節發生風險,極易引發交叉性風險傳染。
央行數據顯示,2009年初至2013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同業資産從6.21萬億元增加到21.47萬億元,增長246%,是同期總資産和貸款增幅的1.79倍和1.73倍;同業負債從5.32萬億元增加到17.87萬億元,增長236%,是同期總負債和存款增幅的1.74倍和1.87倍。
此前坊間一直盛傳,銀監會于去年底就已起草《商業銀行同業融資管理辦法》(“9號文”),只是還未正式下發。其基本思路是,通過“期限管理”、“集中度管理”幾個指標對銀行同業資金投向非標資産進行量化管理,同時,通過加強“統一授信管理”、“擔保規範”、“資本準備”規範力度,排查同業業務風險。
“目前傳出的幾點措施包括:第一,將投向非標的自營資金,參照8號文設定‘自營非標+理財非標’的統一監管和總額度;第二,各銀行從風險控制上對同業業務加大計提撥備;第三,擬叫停買入返售的‘三方合作協議’。”華泰證券分析師郭春燕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另據記者了解,不久前,四川、福建、京滬等多地銀監會均向屬地下發治理及改革同業業務的相關通知,新增業務不得再通過同業業務實現資産出表、進行監管套利。
“拆短投長”銀行易陷流動性危機泥潭
同業業務本應是銀行臨時性、短期性資金頭寸調度的方式,但在實際操作中卻成為銀行規避政策和尋求套利空間的手段。
“信貸調整政策對相關行業貸款的限制及對融資主體的要求,使得商業銀行往往無法對授信客戶發放貸款,而為留住此類客戶,銀行借道同業,通過買入返售等同業手段來滿足客戶的融資需求。”郭春燕説。
所謂買入返售業務,是指商業銀行(逆回購方,即資金融出方)與金融機構(正回購方,即資金融入方)按照協議約定先買入金融資産,再按約定價格于到期日返售給該金融機構的資金融通行為。
“例如,A銀行想向其大客戶放貸,但由於授信額度或其他原因受限而放不出去,此時A銀行找到信託公司,成立一個單一信託向企業放貸。”某股份制銀行同業業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那單一信託放貸的錢由誰給?A銀行就找到B銀行,讓其買下這個信託。而A銀行則向B銀行出具一份兜底函,信託到期後溢價買回信託收益權。”
記者從上市銀行年報發現,近幾年來,銀行買入返售金融資産迅速膨脹,城商行尤為突出。例如,上海銀行2013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産規模為331.14億元,較2012年的83.23億元增長297.86%;天津銀行2013年買入返售金融資産718.93億元,較2012年的95.82億元增長650.29%。
“同業的風險權重只有25%,若直接對應信託受益權則是100%的風險權重,通過買入返售方式將企業債權轉變為銀行同業債權,可以減少資本佔用,並且銀行通過單一信託計劃以自有資金買入信託受益權産品,計入到同業科目,從而規避信貸規模、投向、資本金要求等監管政策限制,間接實現為客戶融資,獲得高於銀行利率水準的收入。”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趙玉睿接受採訪時表示。
更加令人擔憂的是,一些激進型的商業銀行為追求高收益,通過擴大期限錯配,拆短投長,將同業存放資金、拆入資金投資于期限較長的票據類資産及買入返售資産。在銀行間整體流動性寬鬆,銀行間拆借利率較低時,此舉能帶來較高的收益,同時各家銀行也能“相安無事”。然而,在貨幣政策一收緊時,則易引發流動性風險。
“三步走”同業業務將去杠桿化
“銀行同業業務的‘狂歡’即將落幕。”某城商行人士如此預測。在他看來,“對同業業務監管的一系列措施出臺後,銀行非標資産的總量將受到更為嚴格的控制,同業業務將在更大程度上回歸資金業務的本質,而非如目前更多地向類信貸業務發展。”
“銀行將分‘三步走’調整同業業務,逐步達到去杠桿。”首先是縮減買入返售業務,釋放同業現金流;第二步是調整同業資産的期限結構,降低期限錯配程度;第三步是加強同業業務的風險管理,防範資金騰挪。“郭春燕表示。
招商證券分析師肖立強則認為,短期內同業業務整改的陣痛或難以避免,但從長期來看,有利於銀行業規範發展,降低風險隱患,提高流動性管理水準。
不過也有業內專家直言,雖然監管層規範同業業務的出發點是降低金融體系期限錯配的風險,但實際貫徹執行的難度較大。一方面,利潤導向的考核和規模衝動將激發進一步和監管“躲貓貓”的“金融創新”;另一方面,在利率市場化和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下,資金成本的上升逼迫銀行必須提高風險偏好,通過變通的方法獲取更高的資本收益率。孟揚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