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3日電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今日刊文指出,中國經濟是不會崩潰的。中國的人口是美國或歐元區的四倍,因而在完成現代化進程後,其GDP也理應是美國或歐洲的四倍。西方國家應擺正未來自己的位置,為做好準備迎接以中國為領袖的新世界。
文章指出,當然,中國經濟自1979年在現代化道路上“騰飛”以來,從未出現過萎縮。在過去30多年來,中國國內生産總值(GDP)平均每年增長9.7%。其他哪個國家能達到這一水準?以所有指標衡量,中國GDP都在追趕美國和歐洲,超過這些經濟體已指日可待。
西方國家應該關注未來如何在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裏找到自己的正確位置。中國人口是美國或歐元區的四倍,因而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完成後,其GDP也順理成章地應該是美國或歐洲的四倍。在中國GDP超越美歐時,這兩個老牌超級經濟體依然可以引以為豪:它們的每人平均GDP仍是中國的四倍。
中國仍將是世界上的一支強大力量。一旦中國的GDP趕上美國,中國將將有能力統領與美國規模相當的軍事力量。在中國與西方世界的實力達到勢均力敵之前,西方世界最強有力的選擇是儘快與中國建立共同的政治基礎以及一個互惠互利的經濟框架,實現和平共處。
文章認為,這才是一種積極的態度考慮相互依存。政治學家們用國家間優勢領域互補的程度來衡量同盟關係。外交是建立在一種雙向交換的基礎上的,通過這種交換,一國用自己的優勢去彌補另一國的弱勢。全球各國和它們的經濟就是借助相互依存的關係來運作的。
“大部分中國城市的人們都能説英語。但有多少美國人或歐洲人在學習中文,或是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人而去中國進修呢?當需要在一個新的世界秩序下與中國展開闔作的一刻到來時,西方世界將措手不及,相關談判也將進展不順。”
雙方完全可以在促進相互繁榮的基礎上建立一種更和諧的關係。要建立這樣一種關係,西方首先不應想辦法貶低正在崛起的這個合作夥伴的經濟成就,而是想辦法幫助它更快成長。
“不要再看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了。”文章最後表示,人們要接受這個無可回避的結果,為一個以中國為領袖的新世界做好準備。“在過去的20個世紀中,有18個世紀中國都都是世界的老大。讓你們的孩子們學習中文吧,而不是法語或義大利語。去上海和廣州看看。不要再看那些唱衰中國經濟的文章了,中國經濟是不會崩潰的。”(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