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時隔10年,歷時三年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主要數據今天發佈了。數據顯示,我國耕地總面積為20.31億畝,與第一次調查相比,耕地面積增加了2.04億畝。
此次公佈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全國耕地20.3億畝,其中基本農田15.6億畝。對發佈的數據,有人疑問,如何確保這些數據都是準確、客觀的?國務院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土資源部副部長王世元説:
王世元:我們採取了三個首次,我們協調從國家標準委頒布了土地利用狀況分佈的國家標準,歷史性的統一了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調查的口徑,第二個首次,首次採取了三下兩上的政府組織模式,首次採取覆蓋全國搖桿影象的調查地圖,保證了我們整個調查工作的真實可靠。
我國一直強調要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不能動,此次多出2億畝耕地,這是否意味著我國的耕地保護制度將會有所鬆動?王世元坦言:我國耕地的保護形勢仍然十分嚴峻。
王世雲:我們在東北和西北地區,25度陡坡地上的1.49億畝的耕地分佈在這個地方,要有計劃地讓相當一部分退耕,另外相當數量的耕地因中重度污染,已不太適宜耕種。明年也要起動修復,還有相當的部分因工礦塌陷,因地下水超採百孔千瘡也不適宜耕種。總量看我們也就是18億畝地。從每人平均耕地國際比較看,應呈下降趨勢。96年的時候我們的每人平均耕地是1.59畝,我們到了09年我們的耕地隨著人口的增長其他因素下降到1.52畝,明顯低於世界每人平均耕地3.38畝的水準,且區域很不平衡。所以國情沒變,耕地紅線必須嚴守,底線必須保住,現有的耕地總量必須保持基本穩定。
王世元説,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優質耕地的現狀令人擔憂。
王世雲:13年間,我們城鎮用地增加4178萬畝,佔用大多數優質耕地,僅東南沿海五省就減少了水田1798萬畝,相當於減掉了福建省全省的水田面積。從補充耕地的能力和品質看,耕地的後備資源嚴重不足。上海、天津、海南、北京可供開墾的利用土地接近枯竭,江蘇、安徽、浙江、貴州等省也都很有限。建設佔用耕地的補充難度很大,雖然十幾年來基本實現了建設佔用耕佔用平衡,但佔近補遠、佔優補劣,還有説佔水田補旱地的問題比較普遍。
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及環保部土壤狀況的調查均顯示,全國有五千萬畝左右的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種,對這些土地,相關部門是否已經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王世元透露,未來國家和地方政府將拿出專項資金進行修復。
王世元:這些地方都先放下來不能再繼續耕種,過去像鎘大米的新聞報道,這些問題已經得到嚴格的制止,我們每年國家拿出幾百個億,將起動重金屬污染修復地下水嚴重超採綜合治理的試點,受污染的重點區域都是過去經濟發展比較快,工業比較發達的東中部地區,長三角、珠三角還有東北老工業基地,還有像湖南有一些地方重工業的一些地方,要進行修復和治理。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