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2月以來,我國華東地區連日被霧霾籠罩,上海上周的空氣品質指數達到創紀錄的最高級別六級重污染程度,這已不是一般的糟糕,而是糟到謹防近乎“毒空氣”的地步了。各方旋即做出了緊急反應:市政府啟動了重點工業企業限産限污或停産、停止施工室外作業和道路開挖整修、渣土車黃標車禁行、停駛30%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等緊急減排措施,並通告全市中小學生停止戶外活動。市民則展開了緊急“自救”。據筆者所知,上海幾乎全部的實體商店所有類型口罩一度脫銷,網店銷售激增,許多網店也出現脫銷現象。
連日霧霾彌天,催生出了“口罩經濟”,也催生出了滬深A股市場相關“概念股”的短線活躍行情,近日兩市不斷有紡織股上榜漲停板。
只是,不少投資人疑慮難解:“口罩經濟”靠譜嗎?從現實情況來看,近年來我國大氣污染愈演愈烈,有很強的持續性,京津滬深穗等大城市以及廣大東部地區PM2.5超標日期佔正常天氣的比重不斷增加,覆蓋了全國半數以上的人群,時間的持續性與範圍的廣大,使得對口罩需求、對空氣凈化設備器具的需求具備了鋼性特徵。淘寶網店口罩産品近兩三年以來一直熱賣,山東部分地區出現眾多口罩加工專業村鎮,大量就業者以此為生。已有分析預計,我國空氣凈化市場年需求量將達800億元的市場規模,巨量需求帶來産業擴張,形成“口罩經濟”現象。至少,一些專業生産公司今、明兩年的會計報表業績非常可觀,應該沒有什麼懸念。
這當然遠不只是一種股市短期“概念”炒作的催發,恐怕似乎也並不能僅用“口罩經濟”來如此輕鬆地概括。因為,這個話題太沉重。中國經濟35年高增長帶動GDP總量的持續翻番,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但同時也付出了環境污染、退化的沉重代價,空氣和水質首當其衝。先是每年春季到訪我國北方地區的沙塵暴,近些年是籠罩在我國北、中、東部廣袤地區的霧霾天氣揮之不去,環保壓力空前。根據去年《“十二五”節能環保産業發展規劃》的預測,到2015年我國節能環保産業總産值將達到4.5萬億元,而最新的預計是將達到5.3萬億元,相當於同期GDP的8%至10%。環保需求大幅增加,一方面反映了國人生活水準提高之後對生存環境品質需求的大幅提升,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但另一方面,由環境惡化促發的短期內産業如此激增,也折射出我國經濟發展不僅沒有跳出歷史的怪圈,沒有逃脫髮達國家先污染、後治理的老路,而且部分領域比那些發達國家當年走得更遠的現實。由上海等我國東部一些城市近日空氣污染指數接連爆表的情況,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中國經濟發展的持續性到了危急關頭,説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也並不為過!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什麼問題都有個臨界點,環保問題突然激化,説明人與環境的衝突已接近甚至突破了臨界點。此時,全國上下對環境之困都有了切膚之痛,真實體驗到了中國經濟“調結構、促轉型”、轉變增長方式的時代緊迫性。如何治理?其方向是早就明確的:從治標角度來説,加大對傳統産業環保投入力度,加大對污染源的專項治理減少污染的發生,嚴格考核監督,加大對製造污染者的懲治力度、增大其違法成本;從治本角度來説,加大對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的研發投入,促使新型清潔能源逐步增加對傳統能源替代,並最終使污染能源全部退出人類生活(這當然也是全世界的共同課題)。
而作為治標與治本措施的保障,在我國現階段同時涉及系統性經濟、社會深層次體制改革,那就是必須真正破除建立在唯GDP增長導向之下的某些現行制度,諸如幹部評價、考核、升遷以及中央與地政府的財政收支制度等。環保治理本身就對政府監管與轉變職能提出了新要求,如違規處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以及對污染及環保産品品質依法監管等。環境污染治理需要政府以及全民共同的作為,才不至於使“期待藍天碧水、陽光明媚的美好天氣重新回歸”這一簡單的希望,變為長期翹首企盼的奢望。
生態環境的恢復,是個漫長的過程,環境治理,我們得有打持久戰的準備。
(作者係萬聯證券研究所負責人,經濟學博士)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