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24日公佈的1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性住房)與上月相比價格下降的城市有6個,持平的有2個,上漲的有62個。與去年同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有1個,上漲的有69個。
二手住宅方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13個,持平的有9個,上漲的有48個。與去年同月相比,價格下降的有1個,上漲的有69個。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認為,1月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個數減少,下降的城市個數增加,環比漲幅總體穩中有降。究其原因,一是部分城市在加大房地産市場調控力度、努力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作用下,市場環境和預期相對穩定,房價延續了漲勢趨緩的態勢;二是受信貸條件收緊等因素影響,成交量回落,一些城市房價漲幅進一步收窄。
元旦至今,房地産市場的變化受到高度關注。一季度是房地産市場傳統銷售淡季,過了農曆正月十五,淡季沒有轉旺的趨勢,反而媒體在上週報道了常州、杭州等樓盤大幅打折消息,很多人認為這釋放了房價即將全面下降的信號,甚至有些地産界人士開始“唱空”未來的房地産市場。
儘管存在“唱空”的聲音,但很多業內人士認為,今年房地産市場還有後勁。前兩個月樓市銷售低迷,而土地市場卻十分活躍。北京等一線城市相繼拍出高價地。上海易居房地産研究院數據顯示,1月,京滬深穗4個城市的土地成交均價達到每平方米10136元,環比上漲125.1%,同比上漲253.1%,創歷史單月新高。開發商用實際行動表明瞭對後市的態度。
實際上,關於樓市漲跌的討論從未停歇過,在中國房地産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看來,當前樓市的變化是較短時間內發生的,不能據此就下“拐點”、“進入下行通道”等結論,應該將之放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進行判斷。朱中一説,房地産市場與宏觀經濟關係十分密切,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也應處理好房地産市場中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房價上漲過快時,應該加快改革;房地産市場趨冷時,就應注意防範價格暴跌帶來的風險,注意穩定市場預期。“畢竟,房價無論大起還是大落都對宏觀經濟十分不利。房地産市場應當平穩健康發展。”朱中一説。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