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一些地方不斷曝出“村官”貪腐大案,且手法不斷“推陳出新”。昨天,新華社發文稱,新型城鎮化建設,繞不過的就是徵佔土地。一些地方“村官”儼然成了“土地財神”,借機坐地生財。
>>案例
各地頻現“村官”靠地斂財
吉林省長春市打造蓮花山生態旅遊度假區,徵地時涉及的二道區泉眼鎮、勸農鎮相繼出現“村官”集體貪腐案件,崗子村居然前後有三任村支書、兩任村主任、三名具體負責徵地拆遷的村工作人員受到查處。
深圳市龍崗區“村官”周偉思,家産過億,在舊城改造項目中坐地生財,涉嫌收受賄賂5000多萬元,其中相當一部分為拆遷和項目開發提供幫助所得的“好處費”。
這些人或因貪污國家徵地補償款、或因非法轉讓土地獲利、或多報被佔土地騙取國家補償款而犯罪。“村官”雖小,卻大貪頻出。
>>分析
監管缺失素質不高釀大隱患
專家表示,“村官”雖地位不高,但卻是最經常、最直接與農民打交道的人。他們的犯罪很大程度損害了政府形象,滋生了公眾的不信任情緒,腐蝕執政根基,令人擔憂。
中國刑事訴訟法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陳衛東等專家認為,對“村官”監督失控,監管缺失,農村徵地補償款發放、使用缺少必要的監管,有時僅憑“村官”一枚公章,就辦理了撥付手續。同時,村級組織職能繁多,公務、村務、黨務難分,造成主體難分、罪名難定、管轄權無法明確的境況。
陳衛東建議,儘快完善相關立法,修改相關法律法規,將重大事項申報等內容引入“村官”管理,構建起小“村官”、大“監督”體系,防範“村官”貪腐案件發生。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