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地産  > 正文

中冶置業200億拿地3年未開工 稱"不知怎麼開發"

2013-09-04 09:10 來源:證券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有公司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號地被收回後,1、3號地的具體規劃還未確定,公司正與政府協商

  ■本報記者 王麗新

  南京256億元的地王項目再度生變!繼56億元的2號地今年7月份被政府收回後,中冶置業以200億元拿下的1、3號地拆遷雖然仍在進行,但據中冶置業稱,拆遷進度延緩,為保證項目投資收益,公司將優先集中力量推進3號地塊的開發,並在1號地塊開發中尋求引入戰略合作夥伴。

  然而,《證券日報》記者曾在現場調查後獲悉,這塊被業內稱之為南京“巨無霸”地王的項目,1號地拆遷工作完成相對較好,大部分居民都已經搬遷完畢,但3號地拆遷工作則相對緩慢。

  在這種背景下,中冶置業為何放棄率先開發1號地,而要優先推進3號地的開發?

  “目前1、3號地的具體規劃都還沒有確定,公司正在與政府協商。”一位中冶置業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實際上,2號地被政府收回後,公司現在根本不知道怎麼開發1、3號地”。

  拿地三年無實質性開發

  事實上,南京下關區濱江項目共由三個地塊組成,分別稱為南京下關區濱江1號地、2號地和3號地,且這三塊地連成一個整體。其中,1號地和3號地于2010年9月同時出讓,成交價分別是121.41億元和78.93億元,合計200.34億元;2號地則于2012年11月30日出讓,成交價為56.2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三塊地總面積達到236萬平方米,總出讓價格為256.54億元,全部被中冶置業奪得。

  1、3號地出讓後,該地塊因未能在預計動工時間內動工而一直備受關注,甚至有傳言稱中冶置業因缺少開發資金而難以解套。

  直到2011年底,中冶置業以轉讓項目公司100%股權的方式,以18.38億元轉讓給南京下關區國有全資公司的消息得到證實。而因獲得代建業務,在此次交易中,中冶置業回籠現金及貸款約32.76億元,並獲得6.96億元的投資收益。

  半年多時間過去後,2012年7月11日,上述1號地中被轉讓那部分地塊上的南京長江國際航運中心項目開工。然而,一直被閒置詬病的地王中的被轉讓地塊開工後並未一帆風順,甚至曾一度傳出開工三天即停工的消息。

  而近期《證券日報》記者在現場勘查後也發現,該地塊仍未有實質性進展,地上停著幾個施工設備,散落著一些建築材料,部分被翻開的地面被網布覆蓋著。

  同時,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該“巨無霸”地王項目中的1號地拆遷工作完成相對較好,斷瓦殘墻中已經很少有居民居住;而2號地內南京鐵路西站貨場附近有水利、糧油等單位,部分單位仍在辦公,拆遷工作複雜;3號地則仍在拆遷中,且進度緩慢。

  動工時間遙遙無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中冶置業于2012年11月30日以56億元摘得的2號地被政府收回,該“巨無霸”地王再次生變。

  該地塊被收回後,中冶置業當初拍地交出的投標保證金11.3億元及相應的財務費用毫發無傷,悉數收回。

  當時,中冶置業相關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坦言,2號地終止出讓程式對項目公司南京下關濱江1、3 號地塊的開發會造成重大影響。當時,有知情人士向記者表示,這突然遭遇的“變故”將令這塊地的動工日期再度拖延,甚至遙遙無期。

  果不其然,中冶置業于9月3日晚間在公告中表示,因2號地塊終止出讓程式,以及1、3號地塊拆遷進度延緩,對南京下關濱江項目調整後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具體落地及1、3號地塊的開發造成重大影響。

  同時,上述公告還稱,由於1、3號地塊整體開發體量較大,項目開發週期較長,為保證項目投資收益,中冶置業將優先集中力量推進3號地塊的開發,並在1號地塊開發中尋求引入戰略合作夥伴。

  至於中冶置業是否真的會引入合作方,是否以出讓股權方式引入,具體建築面積會涉及多少等問題,《證券日報》記者聯繫中冶置業相關人士後獲悉,這些都是無法確定的,現在什麼都定不了,甚至1、3號地具體規劃還沒有定下來,公司正在與政府協商。

  “實際上,公司怎麼開發1、3號地還不知道呢。”該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坦言,“反正地價在上漲”,公司不會有什麼損失。

  至此,三年前的火熱出讓的地王,一度高調動工,然而卻幾度生變,直至目前的徹底沉寂,其命運多舛且處境尷尬,目前來看,動工已經遙遙無期。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