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高新企業年增長45.34%
近年來,國家對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加大了政策上的扶持。最喜人的莫過于高新技術企業認證的政策。企業申高新成功後,企業的所得稅會有40%的減免,從而助力企業的技術革新,用技術創新驅動發展。由此引發了“中國老板”們扎堆“申高”的風潮。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最新權威數據表明,中國“申高”企業以江蘇省最多,申請量超萬家;而排在第二位的廣東申請企業也高達7233家,較去年增長45.34%,增長趨勢迅猛,知識產權的網上交易也相當火爆。
四成買專利目的是申高新
據匯桔網知識產權數據中心統計,2013年僅該平臺的專利交易次數就超6549次,其中近4成用于高新認定或投產使用,專利交易的相關數據不斷被刷新。陳先生是一家知名生物科技公司的老總,該企業已經拿到高新科技企業證書。記者了解到,該公司在網上技術交易市場上買了6個專利,歷經高新認證審核的層層考驗,最終成功進入高新技術企業陣營。陳先生說:“高企減免企業所得稅40%,減輕了我們不少的成本壓力,新專利成功轉化到了產品中,使得產品獲得了與國際同行競爭的機會。”隨著技術專利網上交易的成熟,像陳先生這樣的例子會越來越多,他們成為了中國企業與國際巨頭一競高下的急先鋒。
專利交易直接成果化
關于網上專利交易的前景,記者採訪到了匯桔網知識產權數據中心的負責人周軍:“中國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最好通過市場化買到專利,申請高新成功後,這些專利還可投入新產品的升級,或新產品研發,擴大外銷。2013年申高新數量“井噴”,說明中國企業家也逐漸意識到了申報高新的好處。”
周軍繼續補充說:“不過,國內企業目前還缺乏專利交易的意識,由于信息不透明和保守的心態,導致大量閒置專利未投產增效,企業一直處于產業鏈下遊,建議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優勢,直接購買專利,早日轉型。”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