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工商局發布了2013年四季度燈及燈具質量監測結果報告。此次監測對成都市錦江、青羊、成華、溫江、崇州的部分電器綜合市場、燈具專業市場及商場銷售的燈及燈具進行了質量監測,結果顯示,雷士、國星光電、東林電子等標稱生產企業的產品不合格。
據了解,此次監測委托四川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承檢。分別對LED燈具的標志、結構、外部接線、內部接線、接地規定、防觸電保護、防塵、防固體異物和防水、絕緣電阻和電氣強度、耐熱、耐火和耐電痕;LED球泡燈的標志,潮濕處理後的絕緣電阻/介電強度、機械強度、耐熱性、防火與防燃、燈功率、初始光效/光通量、顏色特徵;節能燈的標志(安全)、機械強度、燈功率、初始光效/光通量、能效等級、能效標識等指標進行了檢驗。
在此次監測中,外部接線項目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在不合格的22批次產品中,有8批次產品出現問題。而能效標識和標記則是此次監測產品的“通病”,涉及標記和能效標識相關項目不合格的產品共計16批次,佔比高達72.7%。
其次,還有部分節能燈和LED球泡燈不合格,不合格項目主要有光通量、顯色指數;節能燈不合格項目機械強度、燈功率、初始光效/光通量、顯色指數、色容差、能效等級、能效標識。
工商部門已責令經營者將不合格商品下架,對經銷不合格商品的違法行為依法進行查處。同時,要求經營者進行整改,經整改復查合格後方可上市銷售。
業內專家稱,LED照明市場的復興讓國內照明企業看到了希望,如今正在積極地開拓相關產品和關聯產品。這種情況下,如果企業著眼于短期利益盲目擴產就很容易引發質量問題,這是早期國內制造業中所普遍存在的問題。這種方式的發展對企業和品牌的長期發展極其不利,也對新興的LED照明產業不利。建議生產企業穩扎穩打,將產品質量放在生產經營的首要位置。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