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稱遼寧“鐵拐李”:城市化率領先全國,瀋陽、大連“雙星”奪目;縣域經濟扯後腿,2006年,佔全省一半人口、80%土地的44個縣(市),一般預算收入只佔全省一成多。
“短腿”如何變長?“重塑遼寧老工業基地的輝煌、進入東部發達省份的行列,必須舉全省之力發展縣域經濟。”遼寧省委書記王珉説。
從省到市到縣,目光全都聚焦縣域經濟,一張藍圖抓到底:2006年出臺《關於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2008年提出縣域經濟“三年倍增”計劃,2011年啟動新一輪倍增計劃。抓“一縣一業”,引進、培育大型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抓園區建設,培植一批過百億元的工業産業集群……
一分錢難倒英雄漢。縣域家底薄,缺錢怎麼辦?從省到市,“下血本”支援:抓投資10億元以上農産品加工項目,財政補貼資金10%;每個工業園區省財政一年定額補助2000萬元。
省市給力,縣域如何盡力?遼寧建立縣域經濟社會綜合評價機制,每年綜合排序,每月主要經濟指標內部通報。同時,把縣域經濟發展工作,納入省政府對市政府績效評價的重要內容。
藍圖相同,轉型路徑不同。發揮自身區位、資源等優勢,各縣市巧借東風:法庫縣借助母城瀋陽市的航空資源,從無到有搞起通航産業;農業大縣昌圖借勢鄰近的四平換熱基地,培育換熱器産業新高地;瓦房店市有全球僅有的3家能為5兆瓦風力機組配套軸承的生産商之一,迫使外商將進口軸承價格從每台機組210萬元降到60萬元。
轉型升級離不開物質投入,更需要精神“升級”。苦幹加實幹,僅360天,開原市完成31平方公里工業區“九通一平”,比正常工期縮短2年。靠一股韌勁,開原幾年間從省內排名倒數躍入全國“百強縣”。
7年奮力,昔日“短腿”今日變亮點:今年上半年,遼寧縣域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實現530億元,佔全省比重近三成,縣均財力達到20億元以上。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