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輕拂大地,萬物煥發生機。在烏海寶化萬辰的建設工地上看到,大型機械設備繁忙施工,運土車來回穿梭,處處呈現著加快項目建設的繁忙景象。遠遠望去,安裝設備的工人身影就像一個個跳動的音符,為烏海市海勃灣區的工業發展奏響了春天的樂章。企業負責人介紹說:“為了確保項目如期投料生產,我們提早復工,從2月10日就開始組織人員進場作業,目前土建工程已經完成85%,其他的設備安裝也已經完成了95%,整個項目進展比較順利。項目建成後,能夠進一步提高煤焦化產品附加值,延長煤化工產業鏈條,推動煤焦化產業產品升級。”
烏海寶化萬辰6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一體化項目是海勃灣區2013年引進的一個延伸煤焦化產業鏈條的項目。該項目總投資19.7億元,建設年產60萬噸煤焦油深加工、20萬噸炭黑、10萬噸苯加氫、5萬噸針狀焦、5萬噸超高功率電極等產品,全部建成後投產,可實現年銷售收入28.2億元,利潤總額4.84億元,目前一期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而引進這個項目只是海勃灣區推動工業經濟轉型發展的“冰山一角”。
近年來,海勃灣區在貫徹落實自治區“8337”發展思路中,堅持以大項目為支撐,重點發展高精尖煤化工、現代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和高新技術產業,把加快工業經濟結構調整和資源整合步伐、做細做長產業鏈條、合理利用廢氣廢物作為調整產業結構的重大舉措來抓,讓產品互為原料、互為市場,並圍繞支柱產業進行產業的補鏈、延鏈和轉型升級,把經濟轉型的著眼點放在加大淘汰落後產能、發展生態循環經濟上來,努力構建以園區為基礎的“傳統產業+新型產業”工業體係。海勃灣區通過引進華油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包鋼萬騰節能技改項目、海能實業粉煤灰制超細環保纖維項目、寶化萬晨煤焦油深加工項目等一大批延鏈補鏈項目,充分實現多條產業鏈相互交錯,多個生產項目環環相扣,將過去煤炭生產廢棄的副產品變成許多新落戶企業的寶貴原料,讓資源循環利用。
與此同時,海勃灣區繼續做大做強裝備制造產業,引導陜汽產品由礦用車等功能車型向物流車與功能車多元產品轉變,提高企業適應市場能力和產品規模檔次,提升本地LNG貨運汽車需求量,並適時加快發展汽車鎂輪轂、汽車輪胎等汽車零部件制造產業和汽車售後服務產業,延長產業鏈條,形成完整的協作配套體係。
海勃灣區還進一步推動新能源、新材料及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壯大,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擴大新能源、清潔能源產業比重;圍繞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發展煤矸石粉煤灰制高檔填料、發泡陶瓷、提取氧化鋁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鼓勵引進國內外成熟、先進的生產工藝和高新技術,改造升級水泥、玻璃、陶瓷等建材產業項目;積極發展工業廢渣制建材等資源綜合利用項目。
目前,海勃灣區已構築起了煤-焦-化工、煤-焦-鋼鐵-裝備制造、煤-焦-天然氣、煤矸石-電-粉煤灰-水泥-混凝土等循環經濟產業鏈,為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鄧文凱)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