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通商  > 正文

大陸旺盛消費需求讓兩岸三地企業受惠良多

2010-05-05 09:16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財經媒體《今週刊》4日在此披露“2010年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排行榜”時指出,大陸旺盛消費需求讓大陸、香港、臺灣兩岸三地企業受惠良多。

  下午,“2010年兩岸三地1000大企業排行榜”在臺北正式出爐。臺大經濟係教授林建甫、國票證券董事長丁予嘉、《今週刊》發行人謝金河和社長梁永煌等,出席了此項排行榜的發表記者會。

  《今週刊》發行人謝金河説,大陸去年在金融危機中逆勢創下經濟成長率達8.7%的成績單,最重要原因就是大陸擁有龐大內需市場及政府投入4兆億人民幣拼經濟保增長;為擴大內需市場,大陸啟動“家電下鄉”並實施“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了電視、冰箱、洗衣機的銷售量,旺盛的消費需求讓通路業者受惠良多。

  根據《今週刊》的調查統計,兩岸三地“上市通路50強排行榜”上,第一名即是銷售家電的蘇寧電器;大陸資訊産品需求大幅增長,也讓聯強、大聯大、神州數位等資訊通路業者分居榜上第三、四、六位,且成長力道強勁。看好前景,鴻海也啟動“萬馬奔騰”計劃,鼓勵員工下鄉開店。

  在“兩岸三地上市科技50強”中,臺灣包辦了9個名次,僅留了第8名給聯想集團,展現出臺灣耕耘已久的實力。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陸擴大內需政策的拉動下,聯想在大陸創下歷年最佳紀錄,稅後純收益大幅增長214%。

  “兩岸三地上市食品50強”也顯示,臺灣統一名列第一,卻是唯一一家在臺上市的公司,由此可見大陸龐大的內需市場讓港臺企業很難與大陸企業競爭。大陸13億人口的市場規模,撐大了大陸企業的高營收表現。

  謝金河認為,大陸補助家電、汽車、手機下鄉,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將成為大陸消費力成長的主要引擎。大陸巨大的消費力,是臺灣經濟成長的財富新機會。

  展望兩岸三地發展趨勢,林建甫教授表示,對於臺灣,開放是大勢所趨。開放後,臺灣企業登陸搶佔內需市場,將有更大火力、更多機會。大陸不僅是大工廠,更是大市場,把握機會,兩岸三地未來發展不可限量。(記者 羅欽文 董會峰)

[責任編輯: 李學斌]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