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開始,一些視頻網站或互聯網設備生產廠商紛紛進軍電視盒子市場,于是市場上出現了小米盒子、樂視盒子、華為秘盒等知名企業生產的電視盒子,很多小企業甚至也推出了山寨版盒子。一時間,各種電視盒子混戰在一起,互聯網電視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但這種繁榮中也充斥著盜版和侵權的行為。
野蠻生長過後,廣電總局終于出手了。先是在今年6月中旬,廣電總局要求互聯網電視牌照商華數和百視通進行整改,關閉其所有互聯網電視終端產品中各類視頻APP及視頻聚合軟件、互聯網瀏覽器軟件的下載通道,並對已下載的軟件立刻進行技術處理。
7月11日,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發文,要求部分OTT電視集成播控平臺取消集成平臺里直接提供的電視臺節目時移和回看功能。7月15日,廣電總局下達了一項“盒子最嚴整改令”:不僅要求境外引進影視劇、微電影必須在一周內下線,更表示未經批準的終端產品不允許推向市場。
廣電總局對于盒子的整頓力度之大,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中國A股唯一上市的視頻公司樂視網首先中槍。有媒體報道稱樂視網被總局點名“嚴重違規”,與集成服務牌照方合作被中止。樂視網隨即發布澄清公告稱,該報道與事實不符,樂視與央視在互聯網機頂盒合作中存在違規並要求整改,在整改期間除央視以外的其他牌照方暫停與樂視合作,待整改完成並驗收後其他牌照方再繼續與樂視網進行正常合作。
7月18日樂視停牌,同一天,樂視網一眾高管和機構投資者進行交流,並釋放了利好消息,樂視將牽手中宣部。樂視的公告也宣稱,廣電總局這次不是為了限制樂視,主要是規范電視盒子市場。
限制電視盒子也沒有那麼簡單,廣電總局可能正在布局統一這個市場。7月9日,廣電總局發通知,要求有線電視網絡公司大力開展TVOS1.0規模應用試驗,並要求有線網絡公司所採購或集成研發和安裝的智能電視機頂盒等終端,不得安裝除TVOS外的其他操作係統。TVOS是由廣電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牽頭,歷時3年研發的智能電視操作係統。這一軟件非國家強制性標準,其最大的特點是產品符合181號文的相關規定,同時從底層進行了技術限制,產品不能ROOT,杜絕了從外部私自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序的可能性。符合“可管可控、安全播出”的要求。在廣電總局力推TVOS之前,國內廠商的盒子,全部都是安裝的安卓操作係統。
受到政策影響較大的,除了電視盒子的生產企業,還有廣大消費者。那些購買了電視盒子的消費者會發現,原來能看到的很多頻道都取消了,原來支持回放的盒子也取消了這一功能。盒子的含金量降低了,消費者對盒子的認可度可能會持續降低,如何保留電視盒子的市場,這可能是廠商最緊迫的問題。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