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又恰逢全國助殘日,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陽光行動——愛在理想家園”文化助殘公益行動,讓殘疾人通過館內精心設計的經典參觀路線,輔以公益講解(可提供手語講解)服務,更加方便地了解東方園林文化,充分參與社會生活。本報記者 吳鏑攝
昨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又恰逢週末,各大博物館都舉辦各種展覽,迎接遊客參觀。筆者走訪近年來在本市新出現的一些社區博物館卻發現:受人手和資金所困,許多社區博物館週末並不開放,即使碰上博物館日,也照樣閉門謝客。
黑燈瞎火的社區博物館
“全國絹花出京師,京師絹花出花市。”本市第一家社區博物館東花市社區博物館以“非遺”立館,將原來聚集在此的老手工藝品搬進了博物館,“葡萄常”、絹人、料器等非遺作品一應俱全。
上週四下午3點,筆者來到這裡時,發現展廳裏一片漆黑。工作人員為筆者挨個打開展廳的燈,“平時來的人不多,一天也就十來個人,多是遛彎兒的居民。”據介紹,為了省電,平時展廳的燈是關著的;一般情況下,團體參觀時才會有解説員講解,“講解員是兼職做志願活動,平時都有自己的工作”。
建國門社區博物館位於朝陽門南小街18號院地下二層,總面積800平方米,共設有影音區、傳世瑰寶等八個展區,已開門迎客一年多。這裡陳列著53件私人“老物件”,都來自社區居民的私人收藏。上週五,是該博物館每週的“團體開放日”,而這一天沒有接到團體預約,整個上午無人問津。
昨天,筆者走訪了幾家社區博物館,除高碑店村史博物館開門,其他博物館都大門緊鎖,打聽後得到的消息都是“週末不開放”。筆者上周曾預約老舍博物館,金魚池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回復:週末不開門。
“不同於傳統博物館,社區博物館是完全的公益性質,由街道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建國門街道辦副主任張松青道出了社區博物館的艱辛。由於無法承擔週末運營的人力、資源等成本,社區博物館一般週末都不開門;平時為了省電,展廳的燈和多媒體設備,沒人參觀時都要關掉。
筆者發現,知名度不高、參觀的人不多,也是一些社區博物館不願週末開門的原因之一。在採訪中,很多人都不了解社區博物館,而去過的居民則説,“看一次圖個新鮮就行了”。據一位社區工作人員介紹,“常來的是對老北京文化真正感興趣的人,但這樣的人畢竟不多。”客流少,影響了社區博物館開門的積極性,許多社區博物館藏在社區深處,周邊連個路標都沒有。
本市正在研究扶持措施
“如何讓更多的人來社區博物館參觀,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張松青説。
這個週末,建國門地區的30多名小學生在智化寺裏上傳統文化課。除了國學知識,博物館鑒賞、講解專業知識,也是老師講授的重要內容。街道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本次活動,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居民了解、學習傳統文化知識,讓孩子帶著大人一同走進博物館裏。在暑假期間,街道還將進行博物館講解集中培訓,並在建國門社區博物館辦小講解員講解大賽,表現優異的孩子將被聘為博物館志願講解員。
建國門街道還計劃在周邊社區和寫字樓張貼博物館的二維碼資訊,讓更多市民了解並參觀社區博物館。
據了解,社區博物館本市已有十來家,僅東城區就已建成6家,還有2家正在建設、籌劃當中。而對於此類留住“鄉愁”的社區博物館,如何避免冷清的尷尬呢?
“博物館是一個承載厚重歷史文化的地方,這對於一個社區來説很難。”收藏家、觀復博物館創辦人馬未都提醒,“一個社區的藏品畢竟有限,如果沒有特色、不更新內容,居民不會再來看第二次。”
北京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筆者,現在大部分的社區博物館還沒有經過註冊,只是依託社區的文化活動中心,收藏規模、藏品來源證明和真實性鑒定、場地條件、安保等依然不符合註冊成為博物館的條件。“不過,社區博物館是留住鄉愁的很好載體,本市現在正在做關於社區博物館的前期調研工作,正在研究相關的概念界定和扶持措施。”
社區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感慨,社區博物館的初衷很好,也得到了居民的廣泛認可,但僅僅依靠街道運營尚不能滿足所有社區居民的要求,還需要政府、社會力量的扶持。 實習生 潘福達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