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漢學家顧彬:世界文學或是從《詩經》開始(圖)

時間:2014年05月08日 09: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漢學家顧彬:世界文學或是從《詩經》開始(圖)

  沙龍現場。右為漢學家顧彬。

  中新網北京5月7日電(上官雲) 《詩經》作為中國文學的源頭一直受到廣泛關注。7日下午,德國著名漢學家沃爾夫岡·顧彬受騰訊書院之邀跨文化暢談《詩經》的藝術之美以及在西方視角下的《詩經》研究。他認為,世界文學、文化都是從《詩經》開始,而與西方文學相同,中國文學的源頭也是宗教。

  《詩經》是世界文學的源頭:與宗教有

  顧彬起先研究神學與哲學,一次偶然的機會讀到外文版《詩經》,進而對原文産生強烈好奇心,就這樣一發不可收拾,進入漢學研究的行列。顧彬對《詩經》的文學地位給予極大肯定,認為世界文學、文化均是從《詩經》開始。

  “如果從國外説,我們都承認存在比《詩經》還早的作品,但其成就均比不上《詩經達到的高度。這就是我為什麼説,文學就是從《詩經》開始。”顧彬分析,在《詩經》中有一個問題需要關注,即中國人對神靈的態度。在《周頌》中,真正獻給神靈的詩句並不多,其中的一些君王,比如周武王單獨受祭祀的都少,這其中是否暗含某種關係很值得分析。

  與西方文學一模一樣,中國文學的源頭也是宗教。顧彬表示,拿《詩經》來講,其中的《周頌》便是寺廟文學,有了功績以後向祖宗報告,“這樣報告的形式就很值得重視,於是有了舞蹈與歌咏的程式。”

  “如果我們看《國風》,會發現其中的尾韻押韻現象。但奇怪的是,歐洲人到西元九世紀才學會押韻。這或許也跟宗教和先祖崇拜有關。”顧彬表示,除了押韻問題,從德國漢學來看,《詩經》中用一些詩歌開首第一、第二行都跟宗教有關,能夠看到動物、植物形象,就文學取向來説,或許也可看作原始宗教積澱下來的東西。

  《詩經》在西方:德國漢學家很少對其進行全面研究

  雖然《詩經》德國全譯本問世已經一百多年,但是對它的論述在使用德語的地區卻並非十分發達。 在活動現場,顧彬也憂心忡忡的談到這一問題。

  “雖然在德語國家的一百幾十年來的時間中,有比較全面的詩經翻譯,但是德國漢學家,很少進行全面的研究工作。”顧彬遺憾的表示,雖然有漢學家研究過詩經,但一般僅僅研究一首詩,未必研究《詩經》的全部。

  但同時從另一個層面講,顧彬也是幸運的,因為研究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漢學家就是德國人,同時也是詩人。顧彬介紹道,這位學者都能夠把中國古典詩歌翻譯成德國古典詩歌,很有味道,他讀到的便是一個德國文學意味上的作品。

  顧彬還提到了在德國漢學界研究《詩經》的趣事。他回憶道,當初有一位研究《詩經》功底最為深厚的學者曾經覺得自己水準不是很高,總擔心自己的研究成果有錯誤,在有關《詩經》的作品出版後乾脆把書全部買下來,不允許其他漢學家看,“但是我仍然很幸運,跟他很熟悉,從他那裏學到不少東西。”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