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李咏談主持人離開央視:江湖險惡 凡事慎重選擇

時間:2014年05月07日 14:25 來源:半島都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離開央視以來,李咏的動態均是媒體關注的焦點,當被問及此次主持《中國面孔》的緣由,李咏表示節目本身的製作水準及自身的匹配程度都是合作的考量因素,“在製作水準上,我希望製作單位重視,製作態度認真,製作格式上講究、規整;在自身的匹配程度上,我更傾向於適合自己的,憑自己的能力和體力能夠駕馭的”。此外,李咏還表示選擇山東衛視,是因為山東所具有的文化底蘊使該節目的文化內涵得到保證。為此,李咏還推掉了不少“扎堆型”節目的邀請。

  當被問及《中國面孔》是一檔什麼樣的節目時,李咏先用“文化”和“綜藝”兩個詞概括 ,“這是一檔文化綜藝節目,既要展現出節目的娛樂氣氛、綜藝性,也要談出節目的文化和內涵來”。《中國面孔》總導演武大海在採訪中笑稱李咏是“雙性主持人”,是當下兼具“文化性”和“綜藝性”兩個特性的主持人,和《中國面孔》的節目契合度非常高,“李咏曾經是央視一哥,有一張央視臉,在全國觀眾中有廣泛的認知度,他既有文化的掌控力,也有娛樂綜藝現場氛圍的營造力。在《中國面孔》第一期錄製現場 ,李咏精力旺盛,情緒到位,對於知識點、文化點、娛樂點的把握都恰到好處”。

  “大長臉”遭調侃

  專家説下巴像朱元璋

  李咏的“大長臉”向來是網友調侃的對象,如今擔任《中國面孔》主持人,李咏的“大長臉”再度被記者拿來調侃,當被問及主持《中國面孔》是不是因為臉長時,李咏笑稱,就在錄製的第一期《中國面孔》中,自己這張“長臉”得到了色診專家王鴻謨的肯定,王教授開玩笑説李咏的“長臉”三庭標準,鼻梁很直,上通天下蓋地,尤其下巴像朱元璋。

  另外,李咏剛剛迎來了46歲的生日,早在生日當天,李咏妻子哈文便在微博上祝福李咏,並稱李咏是“純爺們”,在採訪現場,李咏給出了“真爺們兒”的三個標準:“首先,能夠養家糊口;其次,有一份能夠支撐自己身心的工作;最後,一家老小在一起其樂融融,如果一個男人能夠主導完成這些的話,他就是一個爺們兒”。

  主持人離開央視

  “江湖”險惡凡事慎重選擇

  對於近日董卿離開央視的傳聞,記者問李咏:“是否因為你的離開挑動了同行的神經?”李咏稱自己的離開屬於正規調動,“我的離開不是休假不是辭職,而是從這個體制單位調動到另一個體制單位,只是想改變一下自己的活法,壓根兒就沒想影響任何人”。

  李咏表示,最近也經常接到一些人打來的電話,問及有些人要離開央視的傳聞,對此李咏用了一句時下火熱的網路流行語“不作死就不會死”的英文版“nozuo no die”進行回應,稱江湖還是比較險惡的,凡事需慎重選擇。有媒體現場追問李咏,對於那些有意離開央視的人有什麼好的經驗和建議?李咏同樣以一句“nozuonodie”作為回應。在不少主持人紛紛離開央視的時候,曾經的元老人物倪萍卻又回到了央視,對此李咏表示倪萍是一個非常和藹可親的人,至於自己是否會回去,李咏只説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

  國字號節目輩出

  希望打造中國的面孔文化

  近年來,國字號節目輩出,從《中國好聲音》,到《舌尖上的中國》,再到《中國面孔》,節目有何不同又如何突圍而出呢?總導演武大海表示,自從開始著手這檔節目以來,被問過最多的問題就是誰能代表“中國面孔”?他的解答是,中國面孔是一個龐大的課題,有人會片面地認為《中國面孔》是中國的“面子工程”,是以名人代表中國的“形象宣傳片”,其實不然,“我們定義的‘中國面孔’是古往今來,每一個曾經存在過的、現在存在著的、未來將會出現的中國人的面孔,他既有可能是我們的祖先、歷史上的名人、普通的古人,也有可能是當今名人、明星、平凡人等。《中國面孔》旨在揭示每一張面孔背後所蘊含著的生理、心理、審美、歷史、文化、民族、地域等各個方面的密碼。”

  在談及節目具體形式時,武大海表示,《中國面孔》兼具文化性和綜藝性,以文化為內核,以綜藝為外殼,通過明星答題的方式,把節目想傳達的文化內涵呈現出來。每一期六位答題明星將分為女貌隊和郎才隊,所有的題目均以面孔為切入點,通過“小問題”折射“大文化”。同時,除了答題的明星嘉賓外,現場還設置由專家學者、意見領袖組成的觀察團,形成主持人、答題嘉賓、觀察團的三角互動。對於這樣一檔節目的收視預期,武大海表示,這個預期並不單純地體現在收視數字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檔文化節目,重塑民族的自尊和文化的自信,將《中國面孔》打造成2014年‘面孔文化’的一個事件”。特派記者 劉禮智(本報濟南5月6日電)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