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從電影到電視劇,再到話劇、豫劇、原創音樂劇,“人民的好公僕”焦裕祿的形象通過這一個個不同的傳播介質生動地展現在普通老百姓的面前。這一部部體裁不同、風格各異的劇目雖然年代不一,但是通過對主人公精神世界共同不懈的挖掘,最終使得“焦裕祿”這個名字成為中國演藝史上一個不可磨滅的角色,也為我們的社會綿延出一部永不落幕的時代劇。
因為飾演了這個至今仍被老百姓念叨著的英雄角色,演員李雪健、王洛勇、侯岩松……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作為劇目中的主人公,他們在塑造角色時有著怎樣的收穫與感受?他們心中理解的焦裕祿精神實質又是怎樣的?今年是焦裕祿同志逝世50週年,大河報記者上周兵分四路,走近這些劇目裏的主要角色,請他們再次給現在的年輕人講述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英雄的故事——
2014年3月7日~11日,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打造的大型原創音樂劇《焦裕祿》在北京首演。
這部融合音樂、舞蹈、戲劇、高科技等綜合藝術手段的劇目受到首都觀眾的喜歡,不少人流著淚看完。
自1966年2月7日《人民日報》發表長篇通訊《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後,近50年來,焦裕祿的事跡已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廣泛傳播,這個原創音樂劇則是其中最年輕的一部。
説它年輕,一是它面世的時間最晚,從去年年末搭班創作到3月上演,僅四個月時間;二是它的參與人員不少是80後、90後,青春氣息撲面而來。
當然在眾多的藝術創作中,最為觀眾熟悉的還是峨眉電影製片廠1990年拍攝、由李雪健主演的電影《焦裕祿》;之後,是2012年王洛勇版的30集電視劇《焦裕祿》,這兩部作品都生動而鮮活地展現了焦裕祿的光輝人生。
此外,上個世紀60年代,南京市話劇團曾排演過話劇《焦裕祿》,後來還出現過多個話劇版本;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劉小樓曾主演過評劇《焦裕祿》。
以豫劇為載體排演的《焦裕祿》則有兩部,一部2004年由開封豫劇團主創,另一部則是去年由河南豫劇三團賈文龍唱主角。
焦守雲,是焦裕祿的二女兒,曾被毛澤東、習近平等國家領導人接見。性格開朗、和藹可親的她現在是焦家的發言人之一,備受演員的喜愛,被敬成為“大家的二姐”。
對於這些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劇目,焦守雲説,她最熟悉的有三部。電影《焦裕祿》上映期間,她曾陪著媽媽徐俊雅和劇組一起參加了影片的宣傳,行程走遍了大半個中國;電視劇和音樂劇《焦裕祿》則都是她親自參與創作,與兩個劇目同吃同住,與大夥結下了深厚友誼。
對於與她比較有淵源的這三部劇目,她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李雪健老師主演的電影雖然已經過去24年,其社會影響卻是最大的,評價非常高。電視劇版是繼電影之後涌現的又一部優秀作品,最接地氣,裏麵包含親情、友情、愛情,把父親一生的故事娓娓道來,讓人民更加詳細、全方位了解了我的父親,把他黨性與人性一面寫得比較到位。音樂劇是編劇含著淚寫出來的,它實現了高雅藝術表現樸實體裁的優美結合,最大特點是好看、好聽、好懂,尤其受到年輕人喜歡;它的大合唱、舞美大氣、恢弘。雖然只演了5場,卻引起很大共鳴。”
“三部劇目中的男主角都十分努力、投入,對表演的人物特別有感情。”焦守雲説,“李雪健老師人樸實,樸實就可信,在這部中,他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前段時間見面,他還説,‘焦裕祿’至今仍是最打動他、成全他的角色。王洛勇老師的形象跟我父親比較接近,他也是我們親自挑選的。洛勇老師人好、演技好,敬業、用功又不計報酬。他形象儒雅,把一個有文化、有知識、有修養的父親演活了。”
“侯岩松曾在日本學過音樂劇,舞臺表演功力很強。他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挑起大梁,並且還是導演之一,這中間付出了很大代價。”
“有不少人老問我,時代在變,為什麼至今人民還一直在懷念他,呼喚他?習近平主席2009年來蘭考視察時曾説,因為焦裕祿心裏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他自己。”焦守雲説,習主席這句話很短,卻很精闢。焦裕祿精神之所以常青,之所以能穿越時空,之所以歷久彌新,正是因為他心裏裝著人民,他是在為人民服務,“你為人民做了好事,人民永遠不會忘記你”。
一夜春風,綠了枝頭。焦裕祿當年帶領父老鄉親種下的泡桐,已將根深深地紮在蘭考的大地上,再過十幾天,這一棵棵泡桐又要開花了。數不清的桐花迎風綻放,繼續述説著它們對焦裕祿的思念,一年又一年。
焦守雲説,泡桐,如今被蘭考人民稱為“綠色銀行”。它們的根往下面扎,樹往上長,成材快,又不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還能擋風沙。整整50年,泡桐與父親的形象相映襯,已變得不可分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