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民調顯示:中國人對老家常有“近鄉情更怯”情緒

時間:2014年02月21日 09:5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春節期間,很多人不僅要和家人團聚,還會回一趟老家。有的人從老家走到城市,回老家就等於回到了兒時的記憶,還有的人幾輩人移居城市,老家對於他們來説已經是個遙遠的概念。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調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手機騰訊網合作的調查(50128人參與)顯示,52.6%的受訪者今年回老家過年。在他們眼中,老家的“交通方便了”(11.5%)、“新樓更多更高了”(10.3%),不過與此同時“人情味淡了”(21.5%),“環境被污染了”(11.5%)。調查中,25.5%的受訪者在一線城市,23.8%的受訪者在二線城市,14.7%的受訪者在三線城市,8.6%的受訪者在縣鎮,25.5%的受訪者在農村。

  人們回老家有了一種“近鄉情更怯”情緒

  對受訪者來説,老家的概念是“父母家”(29.4%)、“出生所在地”(20.2%)、“祖籍所在地”(16.8%)、“度過童年的地方”(15.6%)等。提起老家,受訪者想到的詞語包括:溫暖(29.9%)、回憶(16.1%)、貧窮(13.5%)、老人(9.0%)、淳樸(8.3%)、落後(5.2%)等。

  80後王琦(化名)目前孤身一人在北京打拼,父母親人都在陜南老家裏,每年他都會回老家過年。王琦從小在農村長大,在他看來,老家裝滿了兒時的記憶,“因為最重要的是親人,所以老家是一家團聚的地方。”

  每次提到老家,王琦想到最多的就是那些留在家裏的老人。“年輕人基本都出來工作了,農村老齡化、空心化挺嚴重。相對於大城市而言,醫療和平時的文化生活等各方麵條件還是非常落後。”

  已經在深圳紮根多年的張兵(化名)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但父母目前還在湖南老家生活。雖然孩子現在還小,但他還是堅持回老家過年。對於張兵來説,外面再苦再累,能靠雙手給老家蓋間新房,是最大的心願和期盼。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社會學教授司漢武認為,家鄉是傳統農業社會或鄉民社會歷史的産物,根基是在農村。“很多現代人認為搬到了城市就脫離了農村,但是無論怎樣追溯,根源都在鄉野間。”老家即故鄉,那裏是情感的寄託,有兒時的玩伴,與現代社會截然相反的淳樸人際網路。對於故鄉的感情是不需要培養和教育的,這種情愫是自然而然産生的。

  “但是,現在人們回老家有了一種‘近鄉情更怯’情緒,習慣了大城市生活的他們回到家鄉後面臨的是各種不習慣和不適應。”司漢武説,“近鄉情怯”的情緒是對家鄉落後現狀的無奈,出身農村的人回鄉後的尷尬就是農村在衰落,自己卻無能為力。“如果故鄉的建設能和大城市一樣,誰也不會願意背井離鄉。”

  “人們總有建設家鄉的情懷,但是缺少施展抱負的基礎”

  調查顯示,33.3%的受訪者認為近些年老家變化很大,44.4%的人覺得一般。變化主要表現在既有“人情味”(21.5%)、“環境”(11.5%)和“鄉土味”(10.6%)不如以前,也有“交通”(11.5%)、“樓宇”(10.3%)和“經濟”(4.1%)等比以前發展了。也有人感覺“人口減少了”(8.0%)、“老房子減少了”(7.8%)、“鄉村蕭條了”(7.0%)。

  王琦目睹了老家從貧窮的小山村變成現在的小城鎮的過程,雖然在物質層面的改觀非常大,但是他也覺得這些年的發展使得家鄉的生態環境破壞比較嚴重,“樓房多了、道路寬了,但河水臟了、魚蝦少了。”

  張兵也發現老家的變化很大,一方面是居住環境的變化,一直在修路、建新房;另一方面是人的變化,老者老矣,子女長大卻不斷遠離。

  目前在廣西柳州政府部門工作的關春(化名)的老家在重慶,他覺得將來回家鄉工作挺好的,“老家畢竟是生活了很多年的地方,人脈比較廣,雙親又在身邊,贍養老人方便。”

  張兵在深圳的工作已經穩定下來了,“當初也有混不下去的時候,也回過老家,可是小鄉鎮、小縣城根本沒什麼賺錢、工作的機會,最後我還是回到深圳。老家總體來説經濟環境不好,一方面對個人發展不利,另一方面主要是考慮到後代,為了他們我也得在適合的環境下繼續打拼。”

  調查顯示,52.0%的受訪者表示願意回老家發展事業,但“收入水準低”(34.6%)、“缺少工作機會”(19.1%)、“人情包袱太重”(14.7%)、“醫療、教育條件差”(8.5%)和“缺少健全社會保障”(7.0%)是阻礙他們回老家的主要原因。

  中國農業大學發展管理系教授汪力斌認為,目前農村地區工作機會較少成為限制年輕人回鄉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農村地區還是以農業生産為主,效益相對來説比較低。“很多年輕人非常重視社會聲望,而農業生産似乎並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

  司漢武認為,現代社會各方面的限制,使得想回家鄉發展的人心有餘而力不足,“一方面,他們目前只能滿足小家庭的需求,還沒有負擔整個村落髮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我國大部分農村的問題,既有社會發展的趨勢使然,也是公共財政對農民、農村、農業長期忽視的結果。“人們總是有建設家鄉的情懷,但是很少獲得基層政府的配套支援,沒有施展抱負的基礎。”

  要讓老家變得“可以回去”,司漢武認為,一方面需要政府在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給予大力扶持,鼓勵回鄉創業,將城市的發展機遇引入家鄉,結合農村特有的一些優勢資源促進經濟發展,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另一方面,離鄉人自身也要不斷尋求發展的機會,努力發現家鄉有價值的資源,在農村搞建設,努力縮小城鄉差距。

  59.8%的受訪者會在老家養老

  在養老問題上,81.2%的受訪者表示自己的父母會在老家養老,59.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會在老家養老。

  作為80後年輕人,無論王琦、張兵還是關春,養老問題對於他們來説似乎都過於遙遠,他們紛紛表示目前還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應該不會選擇在老家養老。

  在北京闖蕩的週年華是家裏的獨生子,從出外求學一直到在外工作的七八年間,家裏都是爸媽兩個人,“每次回家看到他們我很心酸,我回去他們很高興,平時冷冷清清的,如果他們生病了我也不能立刻趕到,還是周邊的親戚鄰居能幫上忙,有時候都覺得我這個兒子白養了。我雖然很想在父母身邊,但是目前條件還是不允許”。

  老家在湖南的張兵告訴記者,他對老家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還是比較留戀的,尤其是南方山水之間的鄉村景色很美。“聽説現在很多人都在搞養殖、種植,效果還不錯,我覺得這也是一條發展的路子。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老家的人情味兒,在外時間長了,總是能想起來老家的那些熟人朋友,當年大家在一起很快樂,所以現在這也成了我每年回家的動力,總想回去看看,看看大家好不好。”

  司漢武認為,留守老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存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方面,現代社會的城市化發展水準越來越高,城市豐富的工作崗位和農村閒置的勞動力帶動了人口的流動,而流動又集中在青壯年勞動力,老人成了被留下來的人;另一方面,公共資源配置不均衡,在老年人社會保障尤其是農村老人社保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相關措施落實還不夠徹底,導致留守老人在生活、心理等方面産生很多問題。

  “在解決留守老人問題上現在能夠做的主要是加強農村養老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的職能建設。”司漢武説,應加大農村社區建設中社會服務資源的均衡配置,以服務農村留守老人尤其是高齡老人為主,建立留守老人和空巢高齡老人救助站。在救助方面不僅是物質經濟方面,更重要的是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

  説到老家的發展優勢,汪力斌認為,特色和安全農業很值得重點發展。目前人們對食品安全的問題非常重視。“如果能發展特色産品,能夠讓消費者放心,那麼在效益、發展前景方面會比較好。”

  對受訪者來説,老家最令他們留戀的地方就是“親戚和長輩親情”(49.0%)、“親近土地”(13.8%)、“生態環境”(10.8%)、“鄉土文化”(9.0%)、“鄉情民風”(8.1%)和“古樸村貌”(6.1%)。

  (調查合作夥伴:手機騰訊網《立場》欄目)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