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資訊

中國首個全國性民辦博物館協作體在西安成立

2014年11月18日 11:43:0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四川建川博物館聚落、浙江紹興越國文化博物館、鄂爾多斯農耕遊牧文化博物館……18日上午,來自全國22個省份的108家民辦博物館館長或代表齊聚古城西安,成立了“中華文化促進會民辦博物館協作體”。我國民辦博物館發展至今,第一次創立了全國性的行業組織。

  充當行業與政府之間的溝通橋梁,規範行業管理

  “隨著民辦博物館數量增長、品質提升,協作體的成立回應著民間的呼喚”,作為協作體的發起主體之一,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館長王彬表示,針對以往專家匱乏、布展有欠規範、藏品研究不夠、社會教育活動內容和形式相對單一,甚至存在贗品等問題,“協作體將促進民辦博物館交流合作,讓先進經驗得以傳播。”

  據介紹,協作體未來將建立起行業與行政管理機關之間的溝通橋梁,為國家制定有關民辦博物館發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提出建設性意見。

  中華文化促進會常務副主席王石表示,協作體成立後,將建立健全民辦博物館的行業規則、標準和業務規範,進行行業考評,同時開展各類培訓和技術諮詢,提高行業的管理水準和業務能力。據了解,協作體還將成立民辦博物館的專家鑒定委員會,抵制贗品,協助政府管理部門提高民辦博物館的準入“門檻”並完善退出機制。

  籌劃成立民辦博物館協作體基金會,促進健康發展

  “辦館14年來,風風雨雨、酸甜苦辣無不盡嘗”,與會的徐州聖旨博物館館長周慶明以此描述自己的辦館感受,“最困難的時候,見到一位藏家收藏的康熙誥命聖旨,我們只能拿出10萬元,無奈之下就將轎車送給了人家,用車換聖旨。”

  周慶明又是“幸運”的。由於緊鄰當地龜山漢墓景區,他的博物館作為遊覽線路的補充被政府納入景區管理範疇,年經營收入接近200萬元,“不計前期投入,日常運轉基本實現了收支平衡,但對購置新藏品、採取有效保護性措施等來説仍遠遠不夠。”

  “與公辦博物館‘衣食無憂’相比,資金短缺是民辦博物館普遍存在的難題。”王彬説。陜西民間博物館協會秘書長高玉書介紹,“幫助解決民辦博物館館舍與經費保障問題的一些政策規定並未得到普遍執行。”王彬希望,協作體能成為行業凝聚共識、傳遞呼聲、尋求健康發展路徑的平臺。

  中華文化促進會民辦博物館協作體主席、陜西民間博物館協會會長、西安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表示,將籌劃成立民辦博物館協作體基金會,為民辦博物館的建設和運營向全社會籌募資金,同時開辦與博物館有關的文化企業,彌補資金短缺,擴大民辦博物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報記者 姜峰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