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日益升溫,讓一度不被重視的戲曲欄目逐漸回歸大眾視線。繼2012年山東衛視推出《金聲玉振》欄目後,天津衛視新近開播的《國色天香》吸引了張鐵林、鄭少秋、霍尊等明星參與。就如何做好一檔戲曲欄目,在娛樂的同時推動傳統文化傳播,京華時報記者昨天專訪了資深戲曲主持人白燕升、戲曲名家宋小川、戲曲理論家傅瑾,他們都是戲曲欄目多年來的參與者和觀察者。白燕升認為,製作團隊一定要對傳統戲曲懷有敬畏之心,宋小川稱欄目應該以現代方式化用戲曲元素,形成自身特色。傅瑾則表示,戲曲欄目收視率沒有想像的低,明星參與其中是件好事,但也不必一味討好年輕觀眾。
主持人 白燕升
持敬畏心回歸傳統
白燕升曾主持《戲苑百家》等多檔戲曲欄目,至今仍被廣大戲迷津津樂道。對於電視欄目的現狀,現任香港衛視副臺長的白燕升認為,技術方面已是前所未有的發達,但從人性角度來説還不夠,還是在追逐市場,“我近期不怎麼看電視了,現在的欄目有點娛樂至死,打開電視四五個臺都是相親節目”。
近日熱播的《國色天香》吸引了鄭少秋、張鐵林、葉童、霍尊等明星演唱戲曲。對此節目,白燕升認為,明星唱戲曲是個人興趣,大家喜歡戲曲、展示戲曲是好事,關鍵還在於製作團隊的態度。“做戲曲欄目應該對傳統文化抱有一顆敬畏心,然後才是內容和形式的問題,不能本末倒置。”
就戲曲欄目回暖的現象,白燕升説:“現在是從上到下的這種傳遞,提倡要回歸傳統文化,不能讓年輕人純粹地哈韓、哈歐美、哈港臺。那包括戲曲在內的傳統文化怎麼去弘揚?還是做事的人的問題,要有敬畏之心,有很多人也把它當噱頭,關注的是它背後的名和利。”白燕升認為,戲曲有很多真善美的內容會打動人,不要把它和它的從業者當做另類。
有消息稱白燕升就職香港衛視後,會策劃、主持一檔全新的戲曲欄目。對此,白燕升坦言,這檔欄目現在沒有啟動,還不想説太多,“現在對戲曲欄目還不太有信心,整個環境太浮躁,等過了這個勁兒再説吧,做是肯定要做的。”他透露,目前已經主持的是一檔名為《香港故事》的欄目,主要是談杜月笙、孟小冬等一些人物的香港往事,預計近期播出。
戲曲名家 宋小川
化老元素為新特色
京劇小生名家宋小川是戲曲圈的時尚先生,他曾參加拍攝電影《霸王別姬》,也出演過《大宅門》等電視劇。在目前熱播的幾檔戲曲欄目《梨園春》《金聲玉振》和《國色天香》中,他都以評委或嘉賓的身份參與過。
在宋小川看來,形式相對新穎的《國色天香》通過明星效應吸引了大量年輕人,這是好事。“我參與過這檔欄目的前期策劃,整個製作團隊以年輕人為主,有的對戲曲確實不太了解。不過,他們也在努力去學,有時在節目現場緊張得不得了。他們自己也在感嘆,戲曲真是博大精深,戲曲演員太不容易了。”
“目前節目整體狀況挺好,但也存在問題。比如戲曲服裝搭配和演唱曲目不協調,如果李玲玉穿著貴妃服裝唱不相關的流行歌曲,會讓觀眾覺得怪怪的,要是換成唱跟《貴妃醉酒》這樣相關的歌曲,在感官上就會好很多。”宋小川表示,他會向欄目提一些建議,讓戲曲元素更好地展現出來。
談到戲曲欄目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向前發展,他以《國色天香》舉例,“應該形成自己的品牌,可以借用戲曲元素而不是照搬,用更現代的方式傳播戲曲文化。比如我為霍尊化的粧,就借鑒了崑曲貼片子的方式,不是純粹的戲曲粧”。
此外,他建議這些欄目的編導團隊重視舞臺背景的選擇,“背景應該更講究一些,現在燈光太炫,有點喧賓奪主。”
戲曲理論家 傅瑾
別把欄目當收容所
“電視欄目剛剛興起時,幾乎每個省級電視臺都有自己的戲曲欄目,但到了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戲曲欄目逐漸衰落。”著名戲曲理論家傅瑾曾經跟浙江衛視也合作策劃過幾年的戲曲欄目,他對戲曲欄目投入了很大熱情。
傅瑾認為,戲曲欄目的受眾和收視率可能不像外界想的那麼低,“如果收視率通過網路調查,那調查對象就以年輕觀眾為主,(肯定不太準)。以我的經驗看,戲曲欄目的收視率從來都不是最低的,不必一味討好年輕觀眾。”
傅瑾表示,戲曲欄目做不好,有一個問題是傳統文化本身還不太受人重視,“現在有很多優質的人才都流向綜藝娛樂欄目,也有的臺領導主觀地把戲曲欄目看成是負擔,當成一個收容所,導致製作水準滿足不了觀眾的需求。”
縱觀近些年的戲曲欄目,傅瑾稱《梨園春》可以説是一個另類,“這個欄目甚至帶動了整個河南的演出市場,當年這個欄目設立時恰恰是戲曲欄目走下坡路的時候,當然它的過度娛樂性也受到一些質疑。”還令傅瑾印象深的是上海七彩戲劇的《絕版賞析》欄目,“這個欄目也堅持了好多年,而且擁有一大批觀眾,像製作人柴俊為本身就有很深的理論功底,這點很難得。”
>>熒屏熱播戲曲欄目
《國色天香》放大細節明星成角兒
天津衛視每週六21:10
節目評析:《國色天香》是天津衛視在今年初推出的現代戲曲類節目。通過明星競演,將京劇、豫劇、評劇、越劇、黃梅戲和二人轉的唱腔附加到流行歌曲的歌詞上,將流行歌曲進行了顛覆性的創造,頗有新意。
主創訪談:節目總導演劉濤透露,此舉是希望豐富電視節目的種類,他堅信對傳承戲曲文化有推動作用,“一説到戲曲,好像受眾就是爸媽那一代,如果80後、90後通過《國色天香》,能記住一件服飾、一個小唱段,都是好事。”
選擇明星唱戲,劉濤坦言是看中了他們的影響力,“戲曲都講究看角兒,明星有號召力,本身就是角兒了,粉絲們會關注他們的每一個扮相、每一次互動,繼而發現原來京劇服裝這麼美,原來這叫豫劇,這叫越劇,那叫黃梅戲”。
為了增強觀眾的接受度,劉濤説《國色天香》並沒有把戲曲做得多深、多難懂,“我們放大戲曲中的美和細節,通過一個個小點,吸引年輕觀眾”。
就參賽的明星,劉濤透露,他們也確實對戲曲感興趣,“想通過節目接受名家培訓,這個過程有很大的樂趣”。
觀眾關注度:★★★★★
《梨園春》堅持互動創新不止
河南衛視每週六21:15
節目評析:《梨園春》是河南衛視1994年開播的一檔晚會欄目,以河南地方戲為主,是中國生命力最強的電視節目之一。1999年,河南衛視對該節目進行全面改版,尤其是戲迷擂臺賽的設置,充分調動起戲迷觀眾參與節目的積極性,也使節目收視率不斷攀升,至今仍是河南衛視的一張名片。
主創訪談:主持人兼製片人龐曉戈透露,《梨園春》這個老牌戲曲節目一直沒有停止創新,始終保持跟觀眾的深度互動讓它長盛不衰。“原來是直播,注重現場,現在真人秀更受大家歡迎,加入大量外拍,展現選手、藝術家的幕後故事,要麼有趣,要麼感人。另外,節目還邀請了跨界明星擔任評委,並嘗試讓明星演戲,使節目更生動時尚,看上去不那麼傳統。”
《梨園春》這麼多年一直在河南衛視黃金檔播出,龐曉戈認為電視媒體應該留一塊陣地給傳統文化,“這是媒體的責任,文化是民族基因,不能丟。”
觀眾關注度:★★★★☆
《金聲玉振》單一訪談致觀眾疲勞
節目評析:《金聲玉振》是山東衛視2012年推出的戲曲節目。每期邀請一位戲曲名家做客,講述戲曲和名家背後的故事。
目前做客該節目的名家來自京劇各大流派及呂劇、柳子戲、五音戲、山東梆子等地方戲種,名家們還會帶來相應表演。但由於名家資源的稀缺,加上觀眾對人物訪談節目的整體疲勞,令節目的吸引力有所降低。
觀眾關注度:★★★
山東衛視每週日22:40 京華時報記者田超許青紅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