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覺醒年代》出圈 紅色影視如何引發年輕觀眾共鳴?

2021-03-22 08:41: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天上下著瓢潑大雨,在雜亂無章的長沙老街上,一位青年懷抱一沓《新青年》,踏著泥水迎著風雨奔跑……在電視劇《覺醒年代》中,青年毛澤東出場時,“前方高能”“他帶著光來了”等彈幕形成了刷屏之勢。該劇近日在央視播出後,掀起了收視熱潮,又于3月20日登陸北京衛視。不少年輕網友“邊追劇邊學黨史”,並紛紛表示,“這才是青年該有的姿態!”

  除了《覺醒年代》,近年來,多部紅色影視作品以生動的人物塑造和創新的表現手法,獲得了廣大觀眾點讚,拉近了黨史和年輕人之間的距離。“這些優秀的作品,沒有枯燥乏味的説教,也沒有簡單粗暴的灌輸,而是塑造了可親可感的人物,加上他們的熱血和激情,讓年輕觀眾很容易産生共情。”中國傳媒大學影視藝術學院教授盧蓉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

  還原歷史橋段 呈現時代質感

《覺醒年代》劇照

  《覺醒年代》展現的是從1915年《青年雜誌》創刊到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的歷史,劇中重現了許多教科書中的經典歷史橋段。此外,從大上海的街巷、碼頭,到北大的紅樓、嘉興的紅船,甚至是魯迅“後園裏的兩棵棗樹”,都讓不少觀眾感嘆場景“神還原”。

  “《覺醒年代》以細節做到了一個世紀前的‘情景再現’,實現了新時代青年與一百年前前輩們的隔空對話,以及現代觀眾與歷史人物的共情、共鳴、共振。”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表示。

  在盧蓉看來,《覺醒年代》的亮點是沒有孤立地講述黨史事件,而是將其融入了中國近代史的大背景中。“當時國家的命運、社會的狀態、百姓的生活在劇中都有立體豐滿的呈現,大事件和小細節交織的敘事手法,能讓觀眾更好地走近歷史、認識歷史。”

  除了著墨于歷史事件,《覺醒年代》還在各種細節上講究時代氣質的真實,如劇中人物在公共場合見面時都要鞠躬、冬天拼鍋吃涮羊肉等細節,展現出了濃厚的時代質感和溫度。

  正如《覺醒年代》導演張永新所説,創新必須建立在現有歷史資料的基礎上,不能“想當然”、似是而非。“要精準地還原時代氛圍,呈現出一個有吶喊、有熱情、有力量的覺醒年代。”

  打造生動人物 凸顯偉大思想

《覺醒年代》劇照

  《覺醒年代》裏的人物不僅有“覺醒”“革新”的高光時刻,也有“接地氣”的煙火氣息:陳獨秀與兒子“擰巴”的相處日常、李大釗自掏腰包請大家吃餃子、“南陳北李”重逢時笑談贈衣……這些生活化、有人情味的點滴細節,讓原本根植在教科書中的人物更加有血有肉、可親可感。

  “在選角方面,我們秉持了一個原則:追求神似,兼顧形似。”張永新表示,所有演員都是盡最大限度去“奔赴”角色內在的精氣神,力求展現角色多面而複雜的性格特質。

  在饒曙光看來,對真實歷史人物採取個性化描摹的方式,不僅可以通過展現人物“可愛”的一面,發掘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的娛樂性和觀賞性,引發年輕人的興趣,同時也利於挖掘角色更為豐富的人性,賦予其嶄新的認知價值。

  同時,在劇中,魯迅揮筆寫下《狂人日記》、蔡元培就任北大校長時的演説等經典場面不時閃現,令人激情澎湃。還有許多鏡頭也頗有意味,比如瓷碗下的青蛙、話筒上的螞蟻、飄灑的風雪等。有不少網友表示,“一幀幀都觸動人心,體會到了先驅們的熱血和努力”“有為青年當如是”。

  “《覺醒年代》劇中的隱喻鏡頭,和人物的身份思想以及故事背景是高度契合的,能夠更好地凸顯偉大的心靈和思想。”盧蓉認為,生動的細節不僅讓人物“活”起來了,也讓人物的思想“活”起來了。

  “主創抓住了這些革命人物各自的性格內核,讓其形、神、魂都獲得了符合國人心理認同和文化認同的藝術還原,令大寫的‘人’産生了超越時空的魅力。”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編輯部副主任閆偉説。

  傳承時代精神 讓歷史活起來

  隨著《覺醒年代》走紅,許多觀眾表示,“裏面的知識點太豐富了,需要邊看劇邊學習”“看完之後自己也好好補了補課,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饒曙光看來,《覺醒年代》以生動、立體的時代“建黨史”“覺醒史”感召著青年觀眾,在多元豐富的思想爭鳴中回溯傳統,收穫海納百川的心態和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除了《覺醒年代》,還有《恰同學少年》《建黨偉業》等影視作品從不同角度講黨史,也獲得了觀眾好評。對此,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丁亞平表示,近幾年的黨史題材創作呈現製作精良、挖掘深入的特點,表達時代思想和觀念,體現出共性與特性結合的審美價值。以平視的視點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拉近了作品和觀眾的距離。

  “要精準找到歷史與現實的精神通聯,讓黨史故事對當今産生思想和精神層面的呼應與互動,對人們的生活具有借鑒和啟發價值。”閆偉説。

  “在黨史等重大主題影視創作中,我們要變‘表現’為‘發現’,以平視的狀態,從歷史事件中探索我們今天生活的啟示。同時,歷史人物的精神與我們現代人的精神也是相通的,是一脈相承的。從好的作品中,我們能夠更深刻地認識今天,能更加認清未來要走的方向。”盧蓉表示。

  在閆偉看來,以後相關題材影視作品要更加全面、生動地反映黨史。“除了黨史中的主線之外,還可以多描寫作為黨史組成部分且長期不為人知的史實,如隱蔽戰線鬥爭史等,讓觀眾對黨的歷史具有更加全面、系統、深刻的認知與理解;還應探索讓歷史‘活’起來的策略,以年輕態表達與匠心的細節化處理,進行創新突圍。”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