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李調元:百科全書式學者 清代蜀中怪才

2020年06月24日 08:23:00來源:四川新聞網

  【解鎖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李調元:百科全書式學者 清代蜀中怪才

  四川新聞網成都6月23日訊(記者 胡旭陽 實習生 聶鎣 攝影報道)他,是川菜之父、川劇之父;也是沉香研究專家、對聯高手;更是文學家、藏書家、詩人,被以上種種名號加諸於一身的這位才子,便是清代百科全書式學者李調元。

  “在今天,我們重新走近這麼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既是通過李調元的著述來挖掘出其思想中可供我們參考、學習、繼承的閃光智慧,更是為了傳統文化歷史的傳承和發揚光大。”對於李調元此次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名人,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伍立楊認為此乃是“實至名歸”。

  鄉人皆稱“神童”

  一生著述130余種

  李調元,字羹堂,號雨村,別署童山蠢翁,為德陽羅江人。李調元從小出生在書香世家,自幼便在父親的嚴格指導下攻讀經文,5歲即讀《四書》、《爾雅》等經文、史書,凡經眼經書大多過目不忘。李調元7歲即能屬對吟詩,所作《疏雨滴梧桐》雲:“浮雲來萬里,窗外雨霖霖。滴在梧桐上,高低各自吟。”這首好詩一時傳抄鄉里,當地的人都稱李調元為“神童”。

  讀書出仕、為國效力是古代知識分子的願望。李調元也不例外,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進士及第,李調元被欽點為翰林庶吉士,授予吏部文選司主事,而後遷考功司員外郎。由於辦事剛正,人稱“鐵員外”,歷任了翰林編修、廣東學政等職位。然而在官場之時,李調元始終鬱鬱不得志,後來還被誣陷,看透官場腐敗的他逐漸淡出官場,而後歸鄉專心著述。

  “李調元一生著述相當豐富,有130余種,涉及到詩詞歌賦、文學理論、文藝理論、戲曲理論、金石學、聲韻學甚至是數學,可見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智慧學者。”伍立楊介紹到,李調元的詩作多反映民間疾苦,撰有《童山詩集》《童山文集》《蠢翁詞》等文學作品,《雨村詩話》《雨村詞話》《雨村曲話》《雨村賦話》等詩學、戲劇學、文藝理論作品,還以一人之力編撰了《函海》《續函海》,為後世留下了很多四川重要的歷史文獻,對巴蜀文化和中華文化有很高的建樹。“整理蜀學文獻、振興鄉邦文化,這也就是稱其為‘百科全書式’學者的主要原因。”伍立揚説。

  清代蜀中怪才

  川劇、川菜、對子、沉香皆通

  眾所週知,李調元是老百姓們心中的川菜川劇之父,不僅組織川劇伶班,著力扶持、大力推動川劇的興起,還將自己的獨特見解融入對川菜、江南菜等飲食文化之中,編撰了第一部川菜菜譜《醒園錄》,為巴蜀文化的弘揚與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李調元還是一位楹聯高手和沉香研究專家。”伍立楊講道。

  “李調元智商情商都很高,各種極難、奇怪的對聯,他都能對出來。”伍立楊忍不住讚嘆道,據傳,乾隆年間中進士後,時任廣東學政不久的李調元,和當地的文人墨客郊遊。看見一崖上刻有“半邊上”三個字,崖下路旁立一石碑,碑上刻一行字,曰:半邊山,半段路,半溪流水半溪涸。同行者解釋説,這是宋朝蘇東坡學士、黃山谷和佛印三人同遊此地時,佛印為蘇東坡出了上聯,蘇東坡對不上,只好請黃山谷將此上聯刻碑於此,以示自仰,兼求下聯。李調元笑著説:“這下聯,蘇學士早已對好。”眾人惶惑不解。他接著説:“其實,蘇學士請黃山谷寫字刻碑於此,正是為了聯對,這叫意對。”接著書出了下聯:一塊碑,一行字,一句成聯一句虛。眾人聽後,連聲讚嘆。

  也正因為李調元在廣東任學政的4年經歷,他對廣東的文化也有了深入、深刻、深邃的了解,“尤其是他寫的《南越筆記》又叫《粵東筆記》,我認為是既接地氣、又有趣、好讀。”在伍立楊眼中,《南越筆記》相當值得一讀,筆記共十六卷,仔細記載了當地的歷史、地理、人文、地理、氣候、物産、礦産、人文、風俗。“同時,還對沉香産業進行了詳細記載,現在廣東等研究沉香的學者,也還是會經常引用《南越筆記》中的相關説法。”

  《南越筆記》中,李調元對沉香的産地現狀、習性、特點以及廣東香、東莞香、海南香、東南亞各個國家所産香的各種區別等都做了較多的研究以及記錄。其中,李調元還對海南沉香的等級分類為:“海南香,故有三品,曰沉,曰棧,曰黃熟香。”時至現在,這三品的名稱還是被廣泛的使用於沉香貿易之中。

  “在我看來,李調元不僅僅是四川文化的代表,更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代表,因為他不是局限于在四川寫東西,他的關注點也不僅是四川,而是足跡應該遍及華北、西南、華中、華南。”伍立楊感嘆道:“李調元走出四川了,他是一位具有全國視野的四川歷史名人!”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